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陆判 (第2/3页)
庄二十二娘,才缩回自己一边,还讨好的扬起脸庞,又有些期待地扭着身子。 朱塬抬手按了下,就不动了。 收回手,拿起面前方桌上的纸笔,边想边描绘了一番。 是玄武湖北的大致地形图。 主要是义诊的那条街道,忽然觉得,或许,可以做成一条商业街。 毕竟不说红山周边的一圈大学,还有再北一些,幕府山周边,当下聚集的各类百姓已经超过十万。 这年代,也已经是一座城池的水准,而且,后续还会大幅增加。 那么,医药大学前面的一条街,恰好还临近玄武湖,可以开发一下,建造一批店铺,既能面向学生,也能供应附近的百姓。 商业潜力很大啊。 至于投资…… 只是自家,现在大概就能建起来,然后,收一条街的租子,想想都有些小期待。 不过,只是想想。 还是不能吃独食的。 树大招风。 自己现在的目标已经很大了。 正考虑着抽空做一份计划,耳边传来写意的声音:“大人,该歇了。” 朱塬思路正盛,摇头:“不困啊。” 写意劝道:“大人今日就没有午睡,歇了吧,明日还要迎接常大将军凯旋,虽是下午,总要提前准备。” 这倒也是。 明天就要见到大明战神……嗯,不是某个明堡宗,是真正的战神,想想还有些小期待。 话说徐达和常遇春,按照史载对比的话,常遇春要猛很多,徐达的特点是一个稳。 再说洪武二年常遇春病逝后,洪武五年的北伐,徐达带领的中路军就显得很狼狈。 不过,若说徐达不行,那肯定是假的。能统管几十万大军的主帅,不会有一个简单的,因为这其中牵扯实在是太多。 然而,常遇春这把尖刀,又实在锋利。 曾经若是常遇春没有早逝,洪武五年徐、常二人再次相互配合,第二次北伐或许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写意又催了一句,朱塬回过神。 左右看看,指了指悄悄把自己躲在一角的暖娘:“来,今晚就在这里了,嗯……给我读个睡前故事。” 暖娘不想来。 暖娘还是走了过来。 写意听自家大人这么说,就吩咐丫鬟搬走了朱塬面前的方桌,还有大人刚刚画的草图,妮子也认真收拾起来,又找了被褥过来铺盖好,虽说屋子里地龙烧得很足,到底是冬日,还是要避免被冻着。 大个子的梧桐被赶了下去,姑娘很委屈,本想着往爹爹怀里拱来着。 写意把梧桐弄下来,是担心这么大一只……会伤了自家大人。 等暖娘上去,又听自家大人吩咐几句,便送了一份草稿过来。 最近刚刚完成的,下一期《大明月刊》的‘聊斋志异’栏目的最新一篇,《陆判》。 随后,帘外的唱曲也停了下来。 两个女伶被打发出去时,也是遗憾,这是第二次来,还以为这位天大人物能有些其他想法,她们可不介意被留下,可惜,这都一晚上了,真的就只是听曲子。 难道……是太小,不到喜欢的时候? 不对啊。 周围那一群,可是显而易见的。 出门时只能感慨,天大人物的心思,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揣摩的。 烛光也暗了不少。 朱塬一个人窝在厚厚暖暖的被窝里,身边是斜身跪坐的暖娘,再旁一些的妮子们则都默契地没了动静,好像不存在。 因为不是第一次,暖娘脸色虽然透着红润,却也没有更多反应。 大人让读,于是就读。 这是一个很奇异的故事。 性格豪放却又有些愚钝的书生朱尔旦与朋友们打赌,让他半夜去十王殿把陆判官的雕像背回来,喝多了的朱尔旦就真的这么做了。 没想到,陆判显灵。 双方一番交流,陆判觉得朱尔旦人不错,很投缘,就交上了朋友。 某天晚上,朱尔旦醒来,发现自己被陆判剖开了心腹,某人……嗯,某神正在整理他的肠子。 吓得魂飞魄散的朱尔旦仔细询问,才知道,陆判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只是给他换了一颗聪明人的心脏。 事情发生之后,朱尔旦没有死,而且,果然变得聪明起来,思维敏捷,谈吐不凡。 然而,朱尔旦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因为陆判也说了,一颗聪明心脏,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