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119章:依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依附 (第2/2页)

离,还主动认了朱塬这个主家。显然,聪明的佃户们也发现了,认了朱塬这样一个皇帝陛

    事实也是如此。

    朱塬去年将城南那些佃户每亩一石二斗的高额定租降到了一石,之后,虽然朱塬将土地退回,重新成了官田,这片土地的地租也没有再调高回去。

    据说还是老朱发了句话。

    这也是有先例的,前些年,老朱还是吴王的时候,一次调高浙地赋税,老朱特意叮嘱,绕过刘基的老家青田,还直言,让刘伯温在家乡能因此得个好名声。

    朱塬这里,没得到一个县的好名声,倒是有了37家。

    哪怕朱塬不在金陵的大半年时间,城南的各家也和这边有所来往,不仅湖上大宅修造的时候主动帮忙,还有人进入了钢笔作坊等处做工。

    朱塬回到金陵,也是第一时间上门。

    这次又是来送年礼。

    对于这种依附,朱塬不会强求,但也并不反感。

    这就是这年代的规矩。

    朱塬现在给一些庇护,给一些扶持,将来该出力的时候,甚至该出命的时候,也是有人会出的。

    即使不相信人心,但,这也是规矩。

    因为已经是利益共同体。

    就假设说,朱塬如果倒台,即使城南那些只是最底层的佃户,因为和朱塬走得太近,也会遭到清洗。

    这也是有历史记录的。

    前世读史,具体也忘记是那本书,但肯定看到过。大概就是明初,洪武末年,连续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那几年,金陵周边的几个县,因为是诸多勋贵的庄田土地所在,以至于,很多依附勋贵的佃户或者被抓被杀或者发配边疆,甚至有整个县的百姓‘为之一空’的记载。

    历史的真相无法探究,但,历史的逻辑,看多了,人人都能推断。

    差不了太多。

    这么想着,朱塬点头:“早饭后要进宫和祖上谈些事情,等午后吧,我见见,另外,今年比较早啊。”

    记得去年是腊月廿八上的门。

    写意轻轻帮着跪坐朱塬身后的洛水一起将自家大人头发挽好,从采桑捧来的托盘里挑了枚玉钗插好,一边道:“明日小年,庄户或也想着早早把礼送来,大人就能用上。”

    朱塬想起去年的那些年礼,与昨日庄家的完全不能比,但也实在,各种鸡鸭猪羊之类。

    确实都用得上。

    于是又吩咐:“刚刚你问的,招待和回礼,还是都按照去年吧。”

    写意答应着记下。

    慢悠悠地穿衣洗漱过,朱塬刚来到饭厅,才坐下,何瑄就找了过来:“大人,陛下刚派人传了话过来,说等您醒了,就去医药大学那边。”

    医药大学?

    朱塬顿时想起昨天的青霉素相关。

    老朱都亲自摆驾了,这……不会有眉目了吧?

    见朱塬表情思索里带着疑惑,何瑄主动解释:“大人,当下城里都传遍了,今日早朝,医部尚书孙大人向陛下报喜,已经成功制得那……固态青霉素,陛下将其定为祥瑞,吩咐为医部叙功,说是……还让宋大人执笔作文,要将此事刊在下期的《大明月刊》上,传行天下。这还是早朝的事情,早朝之后,陛下便又亲自赶去了医药大学。”

    城内都传遍了?

    就我不知道。

    我可是始作俑……嗯,这词儿不对,我可是开山……好像也不太好。

    我也有功啊!

    唉。

    沉迷女色,坏事,坏大事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