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084章:最低工资标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4章:最低工资标准 (第3/3页)

来。”

    “还有……”朱塬道:“和工匠工资一样,我觉得,官员的薪俸,更该多一些银钱,少一些米粮,甚至全部发放银钱。这一方面可以提升薪俸的发放效率,比如,送一石粮食给官员,和送一贯钱给官员,后者显然是更方便的。甚至,不用送,每月在衙署里,大家直接就把俸禄领回去了。方便快捷。”

    老朱这次一时没有点头,看向会议室各位:“尔等也说说?”

    大家相互对视几眼,工部尚书单安仁先开了口:“主上,臣觉得……都发银钱,也是不错。”

    其实……

    说真的,在坐各位,没有几个是靠那每年几百石的俸禄过活。

    单安仁开了口,户部尚书杨思义也跟着道:“主上,臣认为不妥,还是平章刚刚所言,不同之地,不同时节,粮价各不相同。就说当下,京师石米为一贯五,北平那边,据臣所知,石米粮价高达三贯。若是全部发放银钱,平日还好些,若遇了灾年,怕是官员俸禄连自家人都无法养活。”

    老朱听杨思义这么说,有些想要冷笑。

    却是忍住。

    老朱是体会过人间疾苦的,也是见过官吏在乡间作威作福的,因此,他同样知晓,大部分的官员,哪里会完全依靠这点俸禄过活?

    然而,这话也不适合太直白说出来。

    商议一番,到底还是决定,无论官员还是工匠,接下来,暂时都是钱粮各半。

    随后,朱塬又主动提出了吏员薪酬。

    这是曾经被老朱忽略的一个,而且是严重忽略的一个,以至于适得其反,造成官员想要雇佣属吏,不得不想办法从官方财政里抠钱出来……抠习惯了,也就不再只是为了养吏,塞自己荷包里多好!

    道理简单,老朱当即也答应下来。

    只是,接下来,各个衙门能雇佣多少吏员,还要再议。

    如此到了中午。

    会议结束,打发走其他人,老朱带着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来到隔壁饭厅,一边让人去喊太子一起来用饭,一边又笑着问道:“可还有当众说不得的?”

    “有啊,”朱塬点头,说道:“有个例子,万历朝一个大清官,名叫海瑞,因为太过清廉,名声又大,以至于当时官员都不喜欢他。当时的薪俸还是开国定下,海瑞这样的清官,自然不可能有额外收入,于是,俸禄只能勉强养活家人,连rou食都难得吃一回。有一次,海瑞母亲过生日,终于买了二斤rou回去孝敬母亲。这件事,不知为何,却成了官场笑谈,一群大官一边吃着1000两银子一桌的席面,一边嘲笑某个穷酸,老母过生日,也只能买二斤rou。”

    老朱一时沉默,片刻后才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俺没忘你这句,俺会把该说的事情写在祖训里,将来……子孙们,诸事也都是要能变通的。”

    朱塬也点头,想了想,又说道:“这件事还产生了不好影响,甚至扭曲了一些价值观,这才是我觉得最可怕的。”

    “什么……价值观?”

    朱塬道:“有一种说法,说你一个当官的,如果连自己家人都照顾不好,官当得再贤能,再清廉,还不如去当个有能力会办事的贪官。哦,起因是,海瑞一生清贫,以至于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一生无后。祖上,你觉得,这道理是对的,还是错的?”

    老朱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塬儿你觉得呢?”

    朱塬摇头:“当然是错的,不过,人心就是这样,太容易被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影响。”

    老朱再次沉默。

    他有些想不通了。

    朱塬道:“祖上,我说这些,其实是想着,咱们只能顺应人心,就像顺应某些根本的道理那样。既然当了官了,不如就多给一些,当然,是在国家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一些,这样,至少可以让清官不会因为清贫而无以为继,千年礼法熏陶下来,任何一朝,清官都是不少的。而且,那怕不是完全的清廉,至少,咱们多给一些,也能把他们的心拉住,不至于走太偏,您说是么?”

    老朱点了点头,又问:“要如何做,你是有法子的吧?”

    “祖上,那些海贸公司股份,就是一个,”朱塬道:“将来,各种国有公司,中央直辖的,若是产生利润,就把利润分给中枢官员一些,地方企业,就把利润分给地方一些。这些都是我早就提过的。利润分几份,国库一份,皇族一份,官员一份,最后,做事情的工人,也必须要有一份。呵,其实……这还是‘分配’之道。”

    老朱想了下,就说道:“你回去,这几日写个方案给俺。”

    朱塬答应。

    老朱想起另一个:“将作司……呵,现在是工部了,已是做了几套银币母钱出来,俺早上让人送去你那里,可是看了?”

    “早上吃饭时看了看,”朱塬道:“具体……我还要再琢磨琢磨。”

    “主意也要快快地拿定,”老朱叮嘱道:“既然要钱粮各半地发放,到时候,若是钱币铸造不及时,发不出来,那朝廷可就要丢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