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023章:《大明月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3章:《大明月刊》 (第1/2页)

    九月廿天时间完成考试,接着就是紧锣密鼓地批阅试卷,时间也很快进入洪武元年的十月。

    超过一万六千份的试卷,谨慎考虑,负责批阅的官员只有老朱亲自挑选的27人,数学还快一些,有标准答案,策论方面,按照每人每天二三十份的速度,27人全上,也要将近一月时间。

    因此,整个阅卷过程,大致要持续到十一月中旬。

    不能急。

    这是十月初三。

    早起饭后,朱塬离开和老朱提过后正式从后湖改名为玄武湖的湖上大宅,不是去往金陵大学,而是赶去皇宫。

    老朱倒是提过,太忙的话,可以不用过去。

    朱塬还是坚持稍微有空就会进宫向老朱汇报工作,间隔最多不超过三天。

    常露脸。

    这不仅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官场学问,考虑到老朱性格,朱塬更要如此。

    长时间不见,人就会疏远。

    奉天门左的东阁内,老朱也依旧早早开始一天的工作。

    朱塬到来,简单说了说昨日的阅卷情况,还奉上几份精心挑选并誊抄出来的出色试卷副本,才转向另外一件事,将一起带来的另外一叠资料朝对面推了推:

    《大明月刊》,正是之前和老朱讨论相关后确定的项目。

    报纸暂时做不来,就做月刊。

    老朱并没有忘记这件事,之前还问过几次,当下连忙拿过翻开。

    按照后世杂志的模式,朱塬将《大明月刊》分为不同的栏目,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老朱这边翻着,朱塬也附带讲解:

    老朱没抬头,习惯性的节俭让他还不由念叨一句:

    ,依旧还在,依旧还持续行使着它的作用。」

    老朱想想朝廷当下也不缺钱,很快同意,转眼又示意面前的策划:、这些个,俺能理解,这……栏目,讲一些个鬼怪故事,这是要作甚,你难道不知么?」

    ,」朱塬带着笑,说道:

    老朱知道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还没说完,抬头看过来。

    朱塬也继续:

    老朱笑了下,有些明白,又看了看这的栏目策划,还是念叨:

    朱塬说着,朝老朱手中示意:之后,就难免会往前翻一翻,看一看「时政要

    闻」和,不知不觉,就得到了灌输。祖上,这都是后世数百年的经验积累,除了这,后面还有一个栏目,长篇连载,我打算找人写一部百万字级别的长篇,每一期连载一段,这又会确保一种连续性,看过了一期,百姓就会迫不及待想要下一期,这可以提高这份杂志的销量。」

    说到这里,意识到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朱塬稍顿斟酌,又补充:

    老朱一边听着,一边也翻到了长篇连载栏目,大致浏览过内容,咧嘴道:

    朱塬也笑:

    老朱点了下头,继续翻到后续的几份样章,只看一眼就笑道:

    朱塬道:

    老朱再次点头。

    关于简体,关于标点,关于硬笔,如此这些,背后动因,朱塬都和他仔细分说过。

    根本上,全都是为了效率。

    最终提升的,是整个大明的生产效率,这依旧算是经济之学范畴。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又问:

    老朱可一直没忘记这件事。

    经济之学的两大核心,朱塬当初只完成了一部分的相关,后续的,虽说日常也多有讨论,但朱塬还一直没有落笔下来。

    书案对面,朱塬故意苦下脸庞:

    老朱理解,还是忍不住念叨:

    嗯。

    这是个问题。

    再想想,还真不能让对面孩子太累着,老朱就不再提,手上也已经翻到后续的选材,不出所料,近期的科举,还有北方的战事,都在其中。老朱却又不由自主地寻找那和相关。

    果然有提到。

    这,给出的一个故事,叫《考城隍》,大致有个百余字的大纲,老朱本来看的津津有味。不过,注意到其中那副经典对联,。不由皱眉,摇头道:

    特意写下这幅对联,本来还期待老朱夸几句,没想到是这个。

    朱塬很没立场,立刻点头:。」

    老朱说着,反应过来,瞪了对面一眼:

    >

    老朱懒得听某人胡扯,直接道:「就换一个吧,或把这对子改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