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124章:不知进退的老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不知进退的老朱 (第2/2页)

的事情。

    整件事,其中是非对错,还是那句话,一笔湖涂账。

    当下。

    想到朱文正,朱塬最提醒自己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自己和老朱之间,陷入曾经的那种尴尬之中。

    对于朱文正之事,老朱有反思吗?

    有。

    后来改制大都督府,老朱拿掉了大都督职衔,只是将左、右都

    督提升了一级,并列为正一品。

    至于其他……

    就说一个,同样也是当儿子养的李文忠,去年平定张士诚,便积功升迁为浙江行省平章,再前一步,也要功无可封了。

    李文忠去年也才28岁。

    可以说,没改多少。

    这其实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证明了老朱对自己侄儿的那档破事,所谓为了巩固嫡系权力的心思不会太多,否则,对于自己这个外甥,老朱也该防一防的。

    再就是朱塬自己。

    浑身上下一堆的正三品,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看来,这是皇帝陛下对某个世外高人的重视,以至于任命了一个才十余岁的小少年各种显赫官职。实际是,最关键一点还在于,老朱打心底认可了朱塬是他们老朱家的二十三世孙。

    自家人。

    否则,老朱肯定会重用,但不会这么过头。

    当然了,过头的另外一个原因还在于,朱塬自己都可以不谦虚地说,他是有足够能力担任这一连串官职的,并且在过去大半年时间,用实际的结果证明了这一切。

    然后就是现在。

    自家祖宗在至亲之人方面是个的,朱塬就只能让自己尽可能知道进退一些。

    就说当下这主考官,无论如何,至少不能自己来干。

    打定主意稍后回信说一说这件事,朱塬继续读信。

    接着就是另外一件事,还是人事安排。

    之前就确认自己肯定要回金陵,上一封信里,朱塬主动和老朱提起,比如下一任营海使的人选,以及对现有营海司衙门的一些人事相关。

    朱塬想要卸任。

    这也是最近悄然反思之后的结果。

    要退一些,再退一些。

    反正,营海司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换个人来,只要不乱搞,出成绩是肯定的。甚至,哪怕乱搞,毕竟来日方长,也不是没有弥补的机会。

    朱塬想的就只是自己退一退。

    说起来,回到这个时代,除了最初的那一段时间,为了那本《天书》相关,为了得到老朱的认可,朱塬可谓绞尽脑汁。

    老朱提前看了《天书》,事情揭破,度过了穿越之后最大的一个门槛,如果不是紧跟而来的经营海洋之事,朱塬差点就要陷入迷茫。

    然后呢?

    两世为人,曾经该经历过的该享受过的,都已经有过,没什么遗憾,也就没有了太多心思。

    【鉴于大环境如此,

    至于传统穿越者的建功立业啊改变历史啊哪怕是没什么野心地隐居种田偶尔装一装世外高人啊,朱塬都没想过。

    什么都没想。

    这很大程度上是朱塬个人前世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朱塬一直都很喜欢曾经明朝杨慎的那首词,特别是其中那句。

    都是要成空的。

    朱塬的性格,前世不止一个身边人说过,好听些,叫透彻,不好听一点,叫凉薄。

    如果没有这次穿越经历,曾经作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朱塬会按部就班地沿着本来的道路一步步走下去。

    回到这个时代,数百年的时空隔膜,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朱塬的某些性格,以至于,他对于身边的人和事,骨子里都透着一份冷澹。就像开始的开始,初次醒来,本能地求活,但,另一方面,如果没能活下去,其实也无所谓。

    现在,同样没那么所谓。

    过往

    大半年一切的所作所为,只是曾经的人生经验,在自己推着自己往前走。当下想要退一退,同样是曾经阅历积累后的一种选择。

    权力啊。

    朱塬一身的头衔,对于一般的街头百姓,不明就里,或许只会觉得是头衔,一个大官。但,越是靠近朱塬的人,越明白,这一系列头衔代表着什么。

    生杀予夺。

    就像午睡前的那件事,朱塬只是随口吩咐,

    还有,再如当初来明州时携带的老朱那把佩刀,那是真能杀人的。

    过往几个月,因为朱塬的缘故,直接或间接,他很明白,其实已经死了很多人,然而,他一直都没有动用过那把佩刀,但,他也清楚,从来没人敢轻视那把佩刀,以及可以动用那把佩刀的某个少年。

    权力的感觉,很好,但,如果沉溺其中,遭遇反噬也是迟早。

    明心堂内。

    最新的这封信上,结果是,老朱再次,给出的回复是让朱塬继续保留营海使的头衔,除了将营海司的衙门顺势搬去金陵,其他,一切照旧。

    照旧,也是朱塬的提议。

    朱塬大致说过来时跟随的三位郎中,刘琏、姚封和方礼的情况,优点缺点都点明,结论是三人暂时都不适合统领全局,需要老朱另外选派臣子过来顶替自己,对此,朱塬也不讳言,最好是一个能够的大臣。

    朱塬不害怕营海司的局面会被搞砸,但,如果能不被搞砸,当然也是最好。

    老朱的答桉是,我不选!

    亲亲的宝贝二十三世孙,你接着干。

    好吧。

    稍稍斟酌,这个暂时不放下。

    另外,朱塬想放下的,还有从明州卫改编而来的营海卫指挥使,以及东南转运使和东南按察使之类。

    老朱对此只来了一句回去再说。

    不但没能放下,甚至,还加了一个。依旧是正三品,海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就是说,除了一堆文职,朱塬的军职,从之前的正三品营海卫指挥使,变成了正三品的海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兼营海卫指挥使。

    这……

    朱塬明白,这是老朱想要让自己回到金陵后,可以更加全局性地插手海军都督府各项事务,目标当然是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海军。

    但……祖宗啊,您就不觉得,这实在是有些过头了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