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_第121章:太完美也不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太完美也不好 (第1/2页)

    明伦堂最西屋的卧榻旁。

    采桑听着钗儿口齿伶俐地说着铜钱汇兑之事,还有自家大人饶有兴致地表情,虽是一时没明白小姐妹的心思,却飞快打定主意,自己也定是要说些事情。

    然而,刚挑中了那监察弹劾收鱼之事,采桑就听到钗儿同样揭开了这个话题。

    这妮子还很有技巧。

    没有大喇喇地直接说有大户撺掇监察弹劾自家大人,只提起有个认识监察的岱山财主到昌国社区时,因为收鱼之事说起自家大人坏话,惹了同乡厌恶,被赶了出去。

    话里意思是大家可都向着大人。

    至于话外之意,采桑觉得,自己都听懂了,自家大人怎可能不懂?

    就是……

    这妮子把能说的都说了,自己……说甚么?

    难不成说自己二姐也想来伺候大人?

    采桑不傻,明白自己当下若说了,大人如何反应不提,定是要被周围留白jiejie她们记在心上。

    这营海使府邸,任多的女儿家,谁能少了某些心思?

    多一个姑娘,那就是多一个对头呀!

    想到这里,采桑有些了悟,这件事……还真只有直接和自家大人说才最管用,就像之前看到,除了旁边三个胡女,大人只是一句话,那婆子送来的另外几个丫头也就被留下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说起来,今日是九月初五,霜降节气已过,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时间是九月十七。

    并不剩多少日子。

    当然,立冬后只是开始准备,带鱼汛具体何时到来,在哪里汇聚,向哪里移动,渔汛终点又在哪里,暂时只有一些渔民提供的模湖经验,详细的数据,还需要营海司接下来几年不断进行实地勘测,并为海捕提供更多参考。

    思绪稍稍发散,朱塬也喝完了一小碗山药莲子甜汤,放下汤匙,转而对钗儿道:

    钗儿摇了摇头,却是道:

    朱塬了然地笑了下,想想说道:

    钗儿一脸欣喜表情,想要跪下,发现离卧榻太近,只能顺势深深地福了福:

    朱塬说着,看了看面前桌上诸多菜点,指了指自己刚刚喝过的那盅山药莲子甜汤:

    钗儿再次福身道谢。

    朱塬转向一盘香酥大虾,拿起一只自己剥着,一边又笑着道:

    钗儿更加欣喜,平日就羡慕那些能帮大人校书绘图的jiejie们,连忙又应声:

    旁边的采桑只觉得鼻子酸酸的。

    其他不说,钗儿转眼给自己父亲挣了个的职衔,就实在让人羡慕。

    这组长是今年营海司组织海捕时开始出现的,虽说没有正式的官品,但通常都管着一两百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待遇,相比普通的渔户都要高很多。

    更何况,钗儿父亲这是转去了制瓦作坊当组长,显然,之后就不用下海了。

    渔户出身,不得不下海,这是命。

    但,如果能不下海,想来没有那个渔户是愿意下海的。

    那怕今年开始营海司给出了诸多保障,然而,下海捕鱼,终究还是风险重。

    再看眼前的自家大人。

    钗儿说完,该自己了,但,大人明显已经尽兴,不想听她再说的意思,而且,采桑也发现,自己……实在没甚么可说。

    难不成自己还要揭一揭钗儿父亲的底细。

    比如……

    她之前可不知道钗儿父亲叫甚么涂让春的,和自家爹爹的伍三六一样,钗儿父亲……因为排行第三,她从小到大都只叫三叔,周围人也只喊他涂三。

    采桑也能想通。

    想来,这,大概也是这段时间进行户口登记时临时起的大名。

    定是这名字……

    早知道,就该提醒爹爹,不就花几枚铜钱的事情,怎地就不找先生也起个好名字。

    榻上桌旁。

    朱塬没再里采桑,主要是重新回到了钗儿刚刚提及的收鱼之事。

    老朱之前送了一份弹劾奏章过来,让朱塬自己处理,朱塬没打算改变态度。

    没想到,有些人还是不甘心。

    朱塬也能想明白,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纠缠,还是看到了一点。

    营海司有钱!

    不说今年只是出售海贸公司牌照就一次性收获了200万两白银,哪怕之后,无论是海捕还是海贸,步入正轨,营海司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正向收入。

    对于这笔钱,朱塬的考虑是不断投入营海相关产业的同时,还能贴补海军,乃至向中枢财政输血,就像之前主动上交那100万两白银一样。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