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3章:想不明白 (第1/3页)
这些时日,大概从皇帝陛下亲自带兵夜入后湖之后,朝堂上的气氛堪称诡异。 最明显一个,从来果决精进的皇帝陛下,好似忽然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致,诸如那商讨已久要建立全国驿站之事,没给甚么理由,一句话,停了。 还有,皇帝陛下偶尔打量众臣的目光,大家也摸不准,但,实在是有些……不像在看活人。而且吧,还是那种颇为透彻的目光,好似百官都成了书本上那一页页历史,皇帝陛下一眼就能看穿对方的前世今生。 这,实在有些吓人。 正月二十七日。 早朝的气氛依旧如此,倒也有个小插曲。 这是一次人事调整。 现任司农卿杨思义转任户部尚书,左相李善长便提名了太仓市舶提举陈宁为新一任司农卿。 陈宁,原是元廷镇江小吏,投效之后,曾一路做到吴王麾下正三品中书参议之职。 当年皇帝陛下还是吴国公时,李善长就是中书参议。 可见这一职位之重要。 然而,一年多以前,有人揭发陈宁担任浙东按察使时,有故意构陷致他人死的不法行为,吴王殿下亲自审问,陈宁认罪,于是就从刚刚升任没多久的中书参议一撸到底,关进了应天府大牢。 去年十二月,朝廷设市舶提举司,有人举荐了陈宁。 朱元璋念其以往功绩,赦免了他的罪过,打发对方去太仓担任市舶提举。 这市舶提举虽只是从五品,但众所周知,管理海贸这事可是个大大的肥缺,因此都有所预料,那陈宁,今后肯定还是会受到重用。 没想到,这才短短两月不到,果然,左相就要举荐对方重入中枢,而且是连升五级的正三品司农卿。 百官本以为此事板上钉钉。 毕竟那浙东一系的魁首刘伯温都已经辞官了,朝堂上其他浙系官员,可都没刘基那硬骨头。 没想到的是,结果百官都没想到。 嗯。 这是一句废话。 总之,皇帝陛下听到陈宁的名字,近日老神在在好像修佛一样的状态忽然破开,重新恢复往日的杀伐果决,很是生气地提起了陈宁的过往罪过,不仅正三品的司农卿没当成,连从五品的太仓市舶提举也转眼丢了,罢官不说,皇帝陛下还补了一句今后永不录用。 这…… 察觉到皇帝陛下的情绪变化,就连左相都果断放弃了替陈宁分说,其他人更是不敢再发一言。 还难免自我提醒。 最近,不宜向皇帝陛下举荐。 陈宁是谁? 陈宁是朱塬在《天书》中提及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初期的两位同谋之一,另一位,是时任御史中丞涂节。 这些时日,朱元璋并没有因为看了《天书》就直接拿下现任太常寺卿胡惟庸,其他人自然更是如此。 因为老朱还在彷徨。 哪怕拥有足够坚定的意志,但当一个人忽然知道了自己之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事情,也难免生出些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怀疑自己所做一切是否还有意义。 老朱的应对是,想不明白,那就暂且甚么都不做。 陈宁只能算是时运不济。 谁让他本就有黑点。 而且,朱元璋内心也悄悄理出了一条脉络。 胡惟庸去年调入中枢,先任太常少卿,不到一年,又转为太常寺卿,cao持登基期间各种大典,短时间内,可谓功劳尽显。 若不是看过《天书》,这位官员确实已被朱元璋标记,打算重用。 陈宁,当初被关入大牢,过了一年,老朱都快要忘记这个人,去年又被提起,念其以往功绩,于是给了個太仓市舶提举。今天,陈宁又想要连跳五级,提升为司农卿。 这两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人。 左相国李善长。 朱塬在《天书》中也记得明白,胡惟庸私贿李善长数百金,得以调入中枢。 至于那陈宁,想来不用多说。 善长啊! 若不是朱塬的那本《天书》,朱元璋觉得,自己少说也要再等几年,才能跳出这个当局者迷。因为,他对这位与自己一路打江山过来的老兄弟,真的是信任至极。 哪怕这些年也看出李善长才能远不如刘基,哪怕也明白李善长好嫉妒,心胸不广,比如经常明里暗里地针对刘基,但他依旧委以重任。 这也是朱元璋的用人之道。 从不求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朱元璋也并不怀疑李善长对自己的忠诚,哪怕是《天书》中,根据朱塬给出的细节,他也能看出来,即使几十年后,他也并不是真得想要杀李善长。 世事多不由人而已。 哪怕他是皇帝。 当下,朱元璋的感觉是,老兄弟啊,有些事情,咱不能这么干。 只不过,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还没想明白。 朝会结束,群臣陆续散去,朱元璋依旧一个人坐在奉天门外的御座上,感受着冬日里少有的暖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