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粮草告急。 (第2/3页)
“回大都护,算上通传时间,大概需要四天,人手的话,前几日各城也都曾遭遇南诏袭击,现在凑不出多少。” 周达略微迟疑,接着说道。 “而且我们若是贸然抽调各城兵马,很可能会给南诏可趁之机。” 秦远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不过他既然安排这样做,就有这样做的原因。 “周将军尽管放心,此次支援成都,并非是我孤身来此,后续还有沿途州郡的几万人马赶来,算算时间,差不多也是四到五天。” “有他们为后援,就算南诏想做些什么,也绝对无法得逞。” “是,末将明白!我这就派人通知周边各城,除必要的防守人员外,其余兵马全部集结到成都!” “好,你现在就去安排。” 秦远轻轻摆手,面带杀气的凝视两国联军营寨。 “此战,我要速战速决!” “遵命!” 片刻后。 “轰隆隆……” 几十名传令兵策马扬鞭,快速窜出城门,向周边各城疾驰而去。 处理完军务后,秦远返回太守府。 “见过秦大都护!” “见过秦大都护……” 主厅内,十几名身披朱红圆领长袍,头戴翼耳冠的城中文官,起身向秦远躬身行礼。 目光还不时瞟向他身后的杨温和尼玛。 看着杨温熟悉面孔,这些文官想要开口打声招呼,犹豫片刻,最后又都憋了回去。 经过昨夜一事,他们实在无法确定,眼前的杨温是否还是那个杨温。 要是贸然出声,不小心得罪了那位神秘强者,可就要倒霉了。 杨温自然明白这些人想法,不过有些话他也不好明说,只能同样默不作声。 “诸位免礼。” 秦远大踏步穿过人群,转身坐到首位。 摆手示意众人落座后,直奔主题。 “城中情况如何?是否一切如往常?” “回大都护,并无任何sao乱,一切皆如往常。” “赖秦大都护和众位将士用命,如今城中百姓依旧安居乐业,生活太平。” 几位官员抱拳回应,借机拍了拍秦远马屁。 “如此便好。” 秦远微微点头,扫视众人。 “哪位是武元衡武太守?” “回大都护,武太守如今被隔绝在逐州,并未在成都府。” 一名肥头大耳的中年文官朗声回话。 “那近些日子主持成都府政务的是谁?” 秦远眉头微皱。 虽说陈弘志是这里的最高决策者,但是近来战争不断,他根本没什么时间去管理政务。 按照惯例,这种时候应该是成都太守主持政务才对。 “在下成都府长史,刘元,这几日在代替陈大将军和武太守管理成都府政务。” 方才出声的肥胖文官,满脸堆笑,起身抱拳答话。 “那往后有劳刘长史了。” “不敢,不敢,能为秦大都护这样的少年英雄效劳,是刘某的福分。” 两人寒暄几句后,秦远环顾众人。 “诸位今日齐聚于此,应当是有什么事要说吧?” “秦大都护果然慧眼如炬,眼下确实有些事情需要秦大都护帮助。” 刘元连连点头,下巴上的赘rou来回颤抖。 “南诏围困成都府多日,耗费了不少城中粮米,据臣统计,如今城中所剩物资,满打满算,也仅够百姓二天所用,若是再不及时补充,一旦城中无粮,恐会有乱子发生。”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若是内部出了岔子,必会拖累守城将士,对战事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属下希望,大都护您能派人开辟出一条安全的粮道,以解城中百姓燃眉之急。” “粮米吗?” 秦远左手轻叩桌桉,心中暗自思索。 成都可不是一座小城,若是单论人口,在整个大唐可以排到第三位。 仅次于长安和洛阳。 城中所居共有十万户,五十余万人。 这么多人的日常用度,平日全靠周边各城镇往来运输。 城中以往虽有存粮,但据刘元所言,因为近来大唐常与南诏和吐蕃开战。 每有军事调动,一应粮草支出,都由成都府承担。 久而久之,库存的粮草也就被消耗了不少。 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