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爹不是曹cao啊_第一百一十九章 父子两心都挺黑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父子两心都挺黑的 (第2/3页)

》,想要改换门庭。

    “怎么?只许你和华歆还有陈群他们做,不允许你杨伯父和吾做了?”

    “可以!自然可以!”

    何晏听明白了!

    这所谓的《尚书新解》不光是有弘农杨氏的参与,曹cao自己肯定也是塞进去了不少的私货。

    别的不说,《尚书》的原本可是根据《三坟五典》进行编修的,里面的经义随便挖一挖改一改就可以直指三代,影响简直不要太大!

    何晏鄙夷的看着曹cao。

    感情曹cao和杨彪交易的就是这个?

    好嘛!这新学刚出生没几天就被曹cao拿去当做交易筹码了,心是真的黑啊!

    “不用,孩儿已经将印刷书册的技艺用五百万钱卖给杨修了。”

    “多少?五百万!”

    这下轮到曹cao鄙夷起何晏来。

    就那么简单点东西居然是敢卖杨修五百万钱,何晏的心也是够黑的!

    就在这父子两彼此看不顺眼的时候,场中终于也是逐渐安定下来。

    执掌中军的韩浩与史涣领士卒进来,直接将刘协护送回了许昌皇宫,不给他解释或者翻盘的机会。

    其余的大臣也是被控制起来,有好几个受到踩踏的更是赶紧送到太医令那里,命其救治。

    救得活就救。

    救不活……那就算了!

    ——————

    ——————

    春耕大礼结束了,可它带来的,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华歆所着的《周易新解》。

    陈群所注的《孟子》。

    还有最后,杨彪所作的《尚书新解》,在造纸术外加印刷术的影响下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将新学推上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特别是杨彪的《尚书新解》,无疑是让无数经学世家破口大骂,纷纷指责杨彪的无耻!

    不过在骂完后,这些人又是拿起新学的几本书籍以及自家经学比照学习。

    骂归骂,饭却是还要吃的!

    任谁都能看出来,日蚀一事后掺杂了谶纬之说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很快就要面临着被读书人以及世家抛弃的局面,如此,倒不如加入到更符合世家利益的新学中来。

    你有《尚书新解》,那我来一本《诗经新解》行不行?

    《诗经新解》不行,再来本《论语新解》行不行?

    千万不要过于高估这些经学世家的节cao,不然儒家也就不是儒家了。

    为了自己的利益,别说往新学那边靠了,就是让他们新编出来一本经义都可以。

    世家的诸多动作,自然是引起了各地诸侯的警惕。

    除了那些太过遥远,比如西凉的马腾、韩遂;辽东的公孙度;益州的刘章和交州的士燮外,其余诸侯都是受到了影响。

    而其中所受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河北的袁绍。

    新学的胜利,在河北世家的眼中就是世家的胜利。

    看看人家颍川世家,跟着曹cao连天子都能打的令其不敢还手。

    再看看自己,被袁绍坑完还不够,如今更是被袁绍吸血,这谁能忍?

    本来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加紧了对河北世家的盘削,双方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如今有了新学这档子事,双方干脆直接撕破脸皮。

    不是今天袁绍血腥杀戮一票人,就是明天黑山贼又带着一大伙贼众冲击袁绍在河北屯兵屯粮的坞堡,你争我抢,十分好看。

    江东那边也没好到哪去。

    孙策征服江东的过程那是无比粗糙,虽然创下了弱冠之年平定江东的神话,但根基远不如其他诸侯那般稳健。

    加上孙策又死的早,留下一个年仅十九的孙权继承自己的家业,这无疑是显得有点儿戏了。

    不光是江东世家对孙权不放心,就连孙策的旧部以及孙氏宗室都开始起了别的心思。

    先有驻守皖城的庐江太守李术不再听从孙权指挥,大肆吸纳从江东叛逃的士卒、罪犯,生出异样心思。

    后有担任豫章太守孙辅开始担忧孙权不能守卫江东,偷偷联系曹cao,意图归顺。

    最狠的还是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定武中郎将——孙暠,直接趁着江东文武给孙策守孝的时候带兵前往会稽想要夺权,幸得虞翻劝阻,这才没有酿成孙氏相残的恶果。

    若非有张昭、周瑜、程普等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这江东估计早就乱起来了。

    除了江东外,便是最为平静的荆州。

    因为中原战乱的影响,无数人杰都将荆州选为了自己润去的地方。

    这也不能怪大家。

    实在是和中原其他地方比,刘表治下的荆州简直和盛世没什么两样。

    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江湖交壤,刑清国兴。

    蔽芾甘棠,召伯听讼。

    周人勿划,我赖其祯。

    可以说,刘表不是一个好的诸侯,但却不能说他不是一个好官。

    至少在他的治理下,这荆州确实成为了一方净土,同时也吸引来了一众大才贤士。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自然便是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才能的司马徽了。

    这日。

    司马徽,与自己在荆州结交的两位好友——庞德公以及黄承彦一人捧着一本书籍相互传阅。

    而这三本书籍,自然就是新学的三本经义——《周易新解》、《孟子》、《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