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求订阅,求票票) (第1/2页)
将华歆拉下水,简直不要太简单。 或者说,根本不用别人拉,华歆自己都早早的泡在水里了。 论起对改革的激进程度,华歆比起陈群来说完全是有过之而无及。 所以当何晏、陈群一起登门拜访后,华歆在思虑片刻后就答应了帮助二人。 华歆仪表俊朗,头上虽已有了斑驳,可这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他衰老,反而是平增一丝威严。 他身穿一声白衣,朴素而又不失庄重,在听到陈群所言之后便将目光转到了何晏身上,饶有兴趣的盯着何晏。 “家母上次托华公营救,小子还未曾谢过华公,当真失礼。” 何晏上来就给华歆赔罪,并且直接用金银朝着华歆砸了过去。 “这是小子的一些歉礼,还望华公不要推辞。” 只见何晏手中放着一尊由黄金铸成的玄鸟,其翱翔的姿态活灵活现,当真算的上是一件瑰宝! 没错!这黄金玄鸟也是从袁绍那搞来的…… “慎侯,以此厚礼相待,传出去岂不是我华歆岂不是成了贪图钱财的小人?” 华歆还是很爱惜羽毛的,这么贵重的礼物他还真是不敢收。 “上次若无华公,晏早已被jianian人陷害,成了一冢中枯骨,所以晏报的乃是华公救命之恩!难道华公以为,我何晏的命还不如一尊金鸟值钱吗?” “若是华公不收金鸟,反而是会让晏寝食不安。还请华公收下,就当是让我讨个安心。” 华歆见如此,只得是让追随在身边的郑浑将黄金玄鸟收下。 “慎侯与长文所谋之事我已知晓。” 华歆审视似的看着何晏:“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你二人可有信心?” “没有!” 何晏两个字脱口而出,这可吓坏了一旁的陈群。 不过何晏很快就说道:“只凭我与长文兄,胜算不过两成。” “但若加上华公,胜算至少七成!” “才七成?” “毕竟是改天换地之事,哪有那么容易?” 听到何晏若有若无的马屁,华歆表情没有什么松动,但捋着胡须的手却不由得快了几分。 “确实,七成已是不低了。” “只是不知慎侯可是已有筹谋?” “有的。” 既然来寻华歆,何晏自然是做好了功课。 “首先便是废谶纬。” 谶纬神化刘氏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如今更是成为了东汉官方意识形态。 要废掉谶纬,可不是一两道诏书或者一两本书籍就能做到的。 而且如果将谶纬废掉,就必须要找到一套能更加清晰的解释世间规律的理论工具。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比如玄学。 再比如佛教。 再比如道教。 再比如…… 反正后世已经有无数人试过错,并且最终也是找到了那个终极答桉——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格,即为追求。 致,即为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但这只是其一,要是没有后面的那句,不难猜出以后必然是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将人欲与天理相对立,走上另一条扭曲的道路。 唯有加上“知行合一”,将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全新的,且正确的道路。 听到何晏的话后,华歆与陈群各自呢喃一句——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这两句话,很粗糙,真的非常粗糙! 但是,就是这粗糙的八个字,好似是给二人展示了一道全新的大门。 在大门背后,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新世界。 “慎侯!此言何意?” 华歆偷偷咽了口口水,这还是他在年少时求学时才有的小动作。 毫无疑问,何晏,再次激起了这位大儒学习的玉望! “早期谶纬之说,如“大楚兴,陈胜王”这等大部分都是人为。” “只是人为毕竟是人为,不可能浑然天成。于是就有些人将目标放在了遥远而又神秘的天象上。” “所以我等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格物致知”的道理来解释天象。” 因为汉室的政治正确,每次发生什么奇怪的天象,就要丢出去一个三公挡灾。 这方面当朝太仆杨彪就很有发言权。 今天日食了,杨彪就从太尉被贬成太仆,过去后再升成司空 明天彗星袭月了,杨彪就从司空被贬成光禄勋,过去后再升成司徒。 再后来哪哪又地震了,杨彪又从司徒被贬成尚书令,之后再升任为司徒。 如此,杨彪一个人竟是把三公坐了个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