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_第三百五十三章 楚虽三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楚虽三户 (第2/2页)

只。

    于是,大军,就这么停了下来。

    南郡就是后世的荆州,位于汉江南岸,治所在后世的江陵。对于这里,赵郢后世的时候还来过一次,还亲自去楚国的都城郢地旧址看过一次。

    当然,是奔着屈原去的。

    但郢都早已经毁于战火,后来修起来的郢城,也不是原来郢都的旧址,让他颇为失望,不过,当地的扣rou和九黄饼,却不愧美食之称,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赵郢惯例,没有让大军入城,就驻扎在了城外十里一处敞亮的高坡。

    而他,则等大军安定下来之后,便换上常服,带着锥古、逍遥生兄妹,以及不情不愿的范增,步履悠闲地混入江陵城。而张良,则被他留下来坐镇大营,帮助他协调与南郡这边的沟通。

    临来之前,芈姬嘱托他代为祭奠外祖父母,他自然不会忘记。

    但他也不想大张旗鼓。

    毕竟,他身为皇长孙,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朝廷,贸然去祭拜楚国皇室,总归有些不便。

    与热闹繁华的咸阳相比,此时的江陵,虽然是南郡的郡所,依然破败的像一处落后的乡村,丝毫不见后世热闹繁华的影子。

    大街上的行人,衣衫破旧,多有菜色。哪怕他们一行人,故意换上了常服,在这城中,依然有些扎眼。只是许多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到他和锥古那异于常人的身高之后,就又都默默地又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赵郢不出声,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心中很是有些感慨,这里还是郡城,就已经是这幅样子,他不敢相信,那些更加偏远的乡村,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请问老丈,望山怎么走……”

    赵郢在城中走了一会,拦住了一位挑着两条草鱼,正沿街叫卖的老者。

    听到他的问话,那老者停下脚步,黝黑的脸上涌现出一丝毫不掩饰的厌恶之色,用带着浓重楚地乡音的方言,诘问。

    “秦人?”

    这方言跟后世江陵一带的语音有些相似,所以,虽然听着有些拗口,但赵郢还能勉强听得懂,故而,先是微微一怔,旋即笑着点了点头。

    “滚——”

    那老者骂完,当即冲着脚下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然后挑着两条草鱼,扬长而去。

    赵郢:……

    锥古虽然没听懂那挑着草鱼的老者说什么,但却看得懂他的动作,顿时勃然大怒,就要冲上去给那老者一个教训,却被赵郢伸手一把给拽住。

    赵郢又试着问了几次,几乎无一意外的都受到了冷眼。

    这得幸亏他和锥古两个人长得人高马大,不然弄不好会挨揍。

    一圈下来,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自从进城以来,周围的目光大多充满敌意的原因了。

    因为自己是秦人。

    而此处是郢城故地!

    楚国的王城所在。

    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尤其是秦昭襄王这货,打着和谈的旗号,把楚怀王骗至武关,趁机掳到咸阳囚禁,并导致,楚怀王客死于秦之后,双方便成了不死不休的死仇。

    楚怀王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民心激愤。

    到后来,秦军灭楚,与楚国展开了数次大战,楚地百姓家家挂孝,几乎家家有亲自死在始皇帝统一天下的大战之中。

    这其中,尤以郢都附近最甚。

    虽然时隔十二年。

    当地的百姓,对秦人的血仇,丝毫未减。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赵郢心情越发有些沉重,穿越之初,他以为,始皇帝死后,大家之所以群起而攻之,只是因为天下一统,大秦原本的耕战政策和军功爵制度,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而始皇帝又推行郡县,崇尚法家,把那些士大夫之流排除在外的缘故。

    想着自己只要推行科举,逐渐的改变朝廷用人的制度,纳百家为己用,再推出大秦说书郎制度,对天下百姓积极宣传始皇帝制度的好处,以及朝廷的政令,就一定能够逐渐改变各地对大秦的观感,让这个各项制度,都远超后世王朝的帝国继续延续它的辉煌。

    然而,直到这一刻,他忽然就有些迟疑了。

    大秦攻取天下的时间拉得太长了,有太多的人,因为这场统一之战,死在了各自的战场上。老百姓,或许不会在意,到底是谁做了皇帝,但一定会在意,是谁杀死了他们的亲人。

    尤其是在这个极度推崇复仇,老百姓热血未泯的时代。

    所以,他们不管谁要不要复国,只要有人要推翻暴秦,他们就愿意“赢粮而景从”!

    谁做皇帝都可以,唯独不能是秦!

    赵郢有些沉默了。

    这种情况,若是出现在六国各地,那自己该怎么消弭这种仇恨?难怪大秦一统之后,老百姓明明都得到了好处,最后依然变成了众矢之的。

    赵郢差点被干郁闷了,良久才从这种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看向一旁的范增。

    “此地紧邻云梦泽,有山川湖泊之利,为何当地的这些百姓会落魄到这种地步……”

    范增虽然很不想搭理这位强行把自己带在身边的皇长孙,但也不敢不回答赵郢的问题。

    “山川湖泊之利?”

    范增目光扫过大街上那些衣着破旧的人群,微微摇了摇头。

    “殿下怕是在咸阳待得久了,不知道这些山野小民的难处……”

    “你——”

    见这老东西出言不逊,一旁的锥古,忍不住一瞪眼睛,就要跟范增吵吵,被赵郢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这货,也就只能愤愤不平地闭上嘴巴,不过一双牛眼,还是时不时地瞪着范增。

    范增也不以为意。

    这些时日,他已经摸清了这位傻大个的脾性,知道没有赵郢的命令,这货也不敢动自己。

    “山野之中,本就土地贫瘠,种植艰难,结果,朝廷又严禁民间私藏武器,这些升斗小民,就算是想进山打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凭借几把粗制滥造的土弓,亦或者是几把柴刀,又能打到什么猎物?”

    赵郢微微点头。

    这项政策他知道,甚至他还和始皇帝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依然默认了这项政策的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