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黑冰台倾巢而出! (第1/3页)
秦汉时期,贵族的床,端庄华美,造型精美,除了主体之外,还有床帘和帷幔,做考究,装饰着各种漂亮的云纹。 而作为床体,则与后世的榻榻米有几分相似。 或者,确切来讲,后世所谓的榻榻米,保留了一些中国床榻的传统特点,只是不完整,看着多少有几分家子气。 但有一个特点是共通的。 床板下另有空间,虽然古人基本不会考虑节省什么空间,然后在里面放什么东西,但这也只是不会,而不是不能。 就如现在,赵郢和张良看着的这块被人动过手脚的床板。 赵郢上前,轻轻一提,就看到了床榻下面放着的东西。 不要张良,哪怕是赵郢都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 伸手取出。 里面是一个做工粗糙的人,但这人头戴冕旒,玄衣纁裳,却清晰可辨,最让两个人毛骨悚然的,是上面插满了密密麻麻的针头,后面还写着恶毒的厌胜之语。 巫蛊! 赵郢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他前世读历史,岂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 比如历史上,最出名的巫蛊之祸。 汉武帝因为在太子府上搜出了这种恶毒的诅咒,直接血洗了皇太子刘据满门上下。自太子以下,包括孙子,所有人,无一幸免。 就连他的皇后卫子夫,都因此受到牵连。 可谓血流成河。 百官噤声! 而今,这玩意儿,竟然出现在了自己的房间里…… 赵郢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扭头看向一旁的张良。 “什么时候发现的……” “今日辰时——因为赵先生的提醒,这段时间,臣暗中让人加强了府上戒备,但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后来,还是赵先生发现了端倪……” 张良也不由一阵后怕,如今他已经别无退路,身上早已经打上了皇长孙殿下的烙印,算是皇长孙的家臣,若是皇长孙出了这种事,以大秦的律法,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赵高……” 赵郢微微点零头。 前后一对照,赵郢很容易就能发现,赵高提醒张良的时间,跟赵高求为自己侍从的时间,几乎一致。 所以,在之前,他就知道了这一切? “可曾打草惊蛇?” 赵郢沉吟良久,忽然问了一句。 “没有主公的命令,臣未敢轻举妄动……” “你做得很好——” 赵郢轻轻地拍了拍张良的肩膀,然后就在张良惊诧的目光中,把那只扎满了银针的人,重新放回了原处,而且还颇为仔细地把床铺重新铺好。 “马上封锁府上一切消息,这件事,你亲自盯着——” “诺!” 想要装作不知情,彻底满足所有饶耳目,已经不可能了,毕竟自己带着张良入内院的事情瞒不住有心人。 但在这个没有电子通讯设备的今,他至少能做到一点。 那就是暂时封锁住府上的消息。 虽然无法拖延多久,但他现在要的就是这一点时间差! 他要等。 等着某些人自动蹦出来。 费尽周折,在自己床榻下藏下这种歹毒的东西,他们岂会让自己的功夫白费? 府上忽然戒严,除了个别心怀鬼胎之辈,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之外,出乎意料的是,其他饶反应,竟然让人瞠目结舌。 满府上下,竟然把这个原因,自动归到了皇长孙宅心仁厚上! 而且,逻辑竟然还很自洽。 皇长孙今回来的时候,心情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 然后大家就想到了今皇长孙回来之时的情形。 跟以往谦和亲切不同,面沉似水,怀中还抱着一位襁褓上沾染着鲜血的婴儿,然后不久,府丞张良就下了严禁人员外出的命令! 这明什么? 明殿下心情心情不好啊! 咸阳城,谁不知道皇长孙殿下宅心仁厚? 不忍见血腥杀戮,这次冒着触怒陛下的风险,抢救回来一位襁褓中的婴儿,多正常点事啊。 心情不好,定然也是因为不能救出更多的人吧,有什么好稀奇的? 故而,皇长孙殿下回府之后,府上进出的人忽然变少,在外界不仅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甚至还引来了不少的赞叹声。 这种情况,完全出乎了赵郢的意料之外。 不过,他乐得大家这么误会。 “若是那些人也这么误会,就再好不过了……” 赵郢走出院门,看着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口的赵高,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