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风起河东 (第1/3页)
算算行程,以韩信的行事风格,今日应该就是动手的时间了吧! 赵郢下意识地看向东方大梁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这还是他穿越之后,第一次采取这么酷烈的手段。 此举,定然是有风险。 一个不好,就会引来天下贵族的疯狂反扑。 但! 如果大秦注定要经历一场叛乱,那赵郢宁愿让它在始皇帝还在的时候开始! …… 河东郡。 大梁城。 姬家世代扎根大梁城,早已经根深蒂固。 华屋广厦,良田万倾,是这大梁城最顶尖的贵族。 今日,是姬家老太君八十大寿的日子,天下未亮,几乎大半个大梁城都开始sao动起来,姬家的开始打扫庭除,才买酒rou,准备今天的寿宴。 卯时刚过,就开始有远道而来的客人登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的拜寿的人越来越多,姬家大门之外,冠盖相属,络绎不绝。姬家长子姬饶,如玉树临风,站在庭院里,彬彬有礼地接待着所有前来拜寿的客人。 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进来,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劳动他这位嫡长子亲自接待。有些不够资格的,早已经被外面的族人,又或者是府上的管事引导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了。 此时,已经是七月出头。 站在院子里待客,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再次满脸笑容地接待完一波亲朋好友之后,姬饶得着空隙,偷偷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看向身后时不时传来笑声的客厅。 那里,几乎汇聚了大梁城所有最顶尖的世家豪门的家主。 正由他的阿翁姬伯在亲自招待。 客厅里。 人并不多,不过却包括了毕通和魏合在内,整个河东郡最有权势和影响的贵族,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他们的点头,郡守府那边的政令都得举步维艰! 如今,这些人都聚集在了姬家的客厅里,给足了体面。 也充分地证明了姬家在这大梁城的地位。 每当这个时候,总是姬家最风光,也是姬伯心情最舒畅的日子。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姬伯这几日,总是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以至于,在招待毕通和魏合等人的时候,都有些失神。 “姬兄,今日为何看上去有些心神不属——莫不是最近又新纳了几房小妾,太过cao老的缘故……” 见姬伯再一次走神,毕通终于忍不住笑着,以开玩笑的语气调侃了一句。 “啊,啊——” 姬伯再次回过身来,见大家都眼神玩味地看着自己,知道自己刚才的神态已经引来了大家的不满,只能顺势苦笑道。 “老夫这一大把年纪,哪里还折腾得起这个——大概是最近忙着家母过寿的事,没有休息好,精神不佳,怠慢了各位好友,还请见谅……” 姬伯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解释了一句。 听姬伯这么一解释,大家就算心中不快,也只能纷纷笑着拱手回应。 “姬兄纯孝,实为我辈楷模,何须如此客气……” “是极,是极……” “……” 姬家老太君过寿。 宾客盈门。 府门之外,更是摆起了绵延数里的流水席。 哪怕是只是寻常的佃户,只要过来说上几句奉承的话,都可以坐下来,吃一顿油水丰厚的宴席。 当然,还真没多少人敢两个膀子扛个头过来混吃混喝,但凡过来的,怎么也得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就算是不留下用饭的,也多少要随一个份子,遥遥地冲着姬家主宅的方向做一个揖。 不敢奢求主家能记得自己这等小人物的人情,只求主家不会记住自己的不给面子。 这就是姬家在大梁城的体面和威势。 魏国虽然已经灭国多年,但姬家等权贵豪门除了没有了明面上的权势,私下里的权势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毕竟,当初的家产还在。 人脉还在。 数百年来形成的声望还在。 底层老百姓的敬畏还在。 哪怕是地方官府,都得给几分面子。 比如今日,姬家就来了许多的郡守府上的要员,姬饶已经过去亲自作陪,至于姬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