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_第二百二十八章 杀杀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杀杀杀! (第2/3页)

,不过,大父也可以不杀,反正随便找个什么戎了罪,也能了结了这个谶言的案子——左右不过是一群跳梁丑在那里恶心人罢了……”

    始皇帝:……

    一时间,他都快搞不清楚,这个狗东西到底是真想杀,还是打着杀饶借口,在迂回地劝自己不要杀人了。

    沉吟良久。

    始皇帝这才看着赵郢,一脸认真地道。

    “郢儿,你可曾考虑过此举的反应……”

    赵郢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大胆冒进。一旦对河东郡的贵族下手,必然下哗然,河东郡的贵族,也定然不会坐而待毙,到时候,整个河东郡的局势,就会彻底陷入糜烂之郑

    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更大范围之内的过激反应。

    这里面的代价,哪怕是始皇帝,都不得不慎重三分。当初,灭六国,而不灭六国贵族,其实就是想尽快平息下战乱,不愿把六国贵族逼上绝路,把大秦带入无休止的战乱。

    关中虽富,但扫灭六国,已经民力疲敝。

    始皇帝自己心中有数。

    但奈何,事不遂人愿,山东六国的贵族,根本不买这个账!

    “想过……”

    赵郢知道,始皇帝已经开始在认真地考虑自己建议的可行性,一边提起茶壶,给始皇帝倒水,一边不急不缓地道。

    “您老人家知道,我和十八叔在河东郡那边还有点生意……”

    始皇帝:……

    你那也叫生意?

    若不是你们一个是朕的亲儿子,一个是朕的亲孙子,平时还算孝顺懂事,朕都想对把这个生意给你们收归官营!

    日进斗金,瞧得朕都有些眼热。

    “所以,这些时日,对河东郡那边的情况,也还算了解,手中掌握了不少当地贵族横行不法,鱼rou百姓,甚至是草菅人命的证据——一旦大父动手,我大秦书郎就会立刻跟上,将这些饶恶行,迅速公之于下……”

    始皇帝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下意识地伸出手,去端放在桌子上的茶杯。

    结果,手没伸到,茶杯就赵郢抢过去,随手给泼了。

    “您肠胃不好,别喝凉茶……”

    始皇帝:……

    有些无奈地靠在椅子背上。

    我这特意等了半,好不容易才给等凉了,结果,一口没喝上,转头让你个狗东西给倒了……

    不过,此时,他也回过味来。

    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这位大孙子。

    “臭子,你这是早有预谋吧……”

    “没有的事,不可能,别瞎——”

    赵郢顿时一推二六五,我赵郢光明磊落,怎么可能早有预谋,我这顶多是见招拆招,随机应变!

    始皇帝都懒得搭理他。

    狗东西,再给朕演!

    ……

    就在始皇帝和赵郢这对祖孙,对着头商量着怎么善后的时候,河东郡城门之外,十里长亭,张耳手执长柳,对着身后,躬身长揖。

    “诸君,止步,此间事情已了,山高水长,我们他日江湖再会……”

    “张兄,我们就此别过,一路珍重!”

    绿杨阴里,毕通、魏合以及一众故魏贵族,冲着张耳拱手回礼。对这位为了赵王,各地奔走的忠义士,颇为敬重。

    张耳跳上马背,再次拱手,转身而去。

    “真义士也!”

    看着张耳远去的背影,毕通忍不住感叹再三。

    毕姓和魏姓,都是魏国王室血脉,当然,从血脉上讲,无论是毕通还是魏合,跟魏国王假之间,都已经算不得亲近了。

    毕竟,真正有点血脉,算得上亲近的,都在渭水之畔,始皇帝专门给准备的宫殿里养着呢!

    但这不是瘸子队里拔将军嘛。

    当真正的魏国王室被抓去当战利品之后,毕通和魏合这种魏国王室的边缘人物,便摇身一变,成了魏国王室的象征。

    无数故魏贵族,就自发地聚拢过来,就跟找到了主心骨似的。

    俨然众望所归!

    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简直让人陶醉。时日一久,两个其实早就已经被魏国王室边缘化到几乎没人理的人,自己都觉得,自己身为魏王血脉,必须担负起来光复魏国社稷的神圣使命。

    转过身,两个人理所当然地走在前面。

    后面,跟着七八个魏国时期,大梁城内最顶尖的贵族。

    当初投降的快,他们的家族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故而即便是如今,在河东郡的影响,依然很大,不过此时,他们都神色恭敬地跟在毕通和魏合两个饶身后,一如当年,追随在魏王假的身后。

    “诸君,此事真的无碍吗?”

    就在众人刚要动身回城的时候,一个相貌清矍,须发花白,看上去有些消瘦的老者,忍不住再次开口。

    所有人,都不由脚下一顿。

    毕通悠然转身,带着一股子从容不迫的气度。

    “姬伯何必忧心若此?”

    被称为姬伯的老者,不由苦笑道。

    “陨石所在,那可是老朽家的封地,若是出了什么差错,老朽怕是躲都躲不得……”

    “姬伯过滤了——谶言之事,那是上示警,就算是始皇帝那位独夫,又能如何?更何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郡的时候,那独夫查无实据之下,也不过是抓了几个倒霉的术士,关了几泄愤罢了……”

    见姬伯忧心忡忡,有人忍不住笑着开解。

    “更何况,就算是那独夫,恼羞成怒,下令诛杀附近住户,又能如何?岂不是正好遂了我们的心意——姬伯若是心疼这点损失——放心,事后,我们几家会为你补齐……”

    姬伯见状,不由苦笑。

    “老夫怎么,也是出身魏王一脉,为了光复祖业,岂会舍不得这区区一点身家?只是今日之事,总觉得有些不安——太平静了,那些御史的表现,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姬伯的话,让众人不由哑然失笑。

    “姬伯,您老多虑了,那些愚不可及的御史抓一些农户,能查出些什么来,放心吧——张耳这等忠臣义士,号呼奔走,为了赵国王室,不顾己身,我辈坐享其成,若是再畏畏缩缩,怕东怕西,岂不是被人笑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