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_第一百三十八章 非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非议 (第1/2页)

    由于始皇帝变得越来越咸鱼,赵郢每处理政务的任务量大增,忙活了整整一上午,才处理的差不多了。

    就这工作量,要是换了前世的身板,能直接累瘫了。

    好在,如今他这身体,只要不进行极限锻炼,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疲惫。

    “大父,你是不是因为有孙子用,就不考虑再找个中车府令了啊——”

    赵郢一边整理着几案上的山一般的奏疏,一边开玩笑似的吐槽着悠然自得的始皇帝。

    始皇帝一听,没好气地骂道。

    “活该——谁让你把朕的中车府令给要跑聊……”

    赵郢一听,顿时乐了。

    “大父,要讲道理啊,那是我要走的吗?那是我顺手捡的一个垃圾,现在也就是废物利用,给我赶赶马车,也顺便给二弟勉强当几教习——咋地,你老人家还想再要回来啊……”

    赵郢如果不,他还真动了几分要回来的心思。

    毕竟,这么多年了,他已经习惯了身边有赵高侍奉,而赵高也早已经和他形成了默契,很多事,不用他吩咐,赵高总能打理的稳稳妥妥,放在他最习惯的位置。

    再想重新培养一个,属实不易。

    而且……

    他扫了一眼正在那里认真地整理奏疏的赵郢,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一边捧着茶杯,慢条斯理地抿着,一边貌似随意地道。

    “一个下人而已,赏都赏给伱了,自然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

    赵郢闻言,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

    真要是始皇帝反悔了,再把赵高要回去……

    那才是真的麻了。

    “不过,中车府令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得聊——这段时间,你先辛苦些吧,朕再好好物色物色……”

    只要不要赵高,赵郢就无所谓。

    整理好奏疏,赵郢陪着到外面散了会儿步,然后又陪着始皇帝一起用过了午饭,赵郢这才起身离开皇宫。

    不是他不愿意陪着始皇帝多待,而是他还有些事情,必须马上处理。

    城西溪水草堂。

    时隔一日,赵郢再次见到了淳于越和田击。

    “陛下决定,自即日起,允许儒墨两家开设私学,同时将擢拔两家子弟入朝廷……”看书溂

    听到赵郢带来的这个消息,淳于越和田击不由大喜,尤其是田击,更是喜形于色。始皇帝的这个命令,不言而喻,是投桃报李,对他们答应出面担当大秦书饶回报。

    而他们,也将正式拥有了合法扩大影响的身份。

    毕竟,前段时间,始皇帝禁止设立私学,收拢百家之学,焚毁民间藏书的做法,真的让他们很伤啊。

    “多谢殿下从中斡旋!”

    淳于越和田击很清楚,今之所以能有这份惊喜,恐怕都是因为这位皇长孙殿下的功劳。这位殿下真的如他所言,对百家学并无偏见。

    这次的大秦书人,自然不可能全是儒墨两家的子弟,可能还要有朝廷指派的一些文职官员,从旁协助,同时,这么多人撒出去,吃穿用度,人身安全,甚至与地方官府的协调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朝廷出面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些,赵郢并不擅长,他准备回去之后,直接把这件事交给了江山社稷司的具体负责的官员。

    确切一点讲,就是张良。

    赵郢觉得,张良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很开心吧,毕竟,自己可是给了他这么广阔的一个舞台,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

    ……

    长公子府。

    张良看着忽然出现在自己跟前的师父和师妹,不由头皮发麻。

    礼部刚刚成立,身为左右尚书的淳于越和田击,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他这位新鲜上任的大秦书郎,就成立这个礼部的实际上的最高话事人。

    所以,昨忙了一,直接没回来。以至于,今日中午,听到长公子府上的下人,跑去通知,才知道自家师父黄石公和师妹许负专门到府上来找他了。

    他顿时就虚了。

    毕竟,他和皇长孙殿下可是刚刚打着师父黄石公的名头,玩了一把大的!

    忽悠瘸了徐福,然后徐福又忽悠瘸了始皇帝,更是险些把一众术士彻底坑死,昨更是随着皇长孙的一声令下,无数术士再次被抓……

    下场难测。

    当然,他是被逼的。

    但出去谁信啊——

    师父临门,他恨不得原地消失,但不见又不想,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在衙门里安排了一下,匆匆地赶了回来。

    只是,此时此刻,他站在黄石公面前,心里想不发虚都难。

    “弟子张良,给师父问安,您老人家怎么忽然来了——”

    张良努力挤出一副惊喜交加的表情。

    “也不早告诉弟子一样,弟子也好前去迎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