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岁月_第一一四章:见龙在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四章:见龙在田 (第4/4页)

看样子显得古老之物,我不丢掉。你瞧镜台上篆刻有爻象,似乃出自《周易》乾卦……”

    我想起前次在不动明王巨像后边曾见过数幅形状各异的谶图,其中便有一幅似呈此象,既然识得,心念一动,不觉念将出口:“见龙在田。”

    白面微须男人赞赏道:“姑娘果然见识不凡。一眼辨认便没错,我亦觉卦象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真龙在田间,看到一个道德品格高尚的人会肃然起敬。乾卦的第二爻‘九二’,与我之人生不预而合。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已经崭露头角。意指一个人仕途顺利,初露锋芒,得到赏识,前途光明。你看爻象正含此意,从坤变乾,阳长到二爻,卦变为临,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龙出现在地表之上,故为‘见龙在田’。此即为,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千里马遇见伯乐才会身价百倍,潜藏的‘龙’,先要向具有龙德的人学习真本事。我每一步皆兢兢业业,既已显露才干,要学会等待和寻找我们命中的‘贵人’出现,尤其重要的是当贵人出现时,我们要认出来,千万不可错过。恰如当年,姑娘的出现,使我绝处逢生。你帮助我逃离险境之后,从而仕途顺畅。正要大展拳脚,如今你又再度出现,形采风神竟与我昔时所见无异,此情此景恍如梦中……”

    瞅其目光炽热,我觉脸烫欲避。有乐推窗说道:“哪有这么玄乎,真相是残酷的。其实只不过是古人看见田里有一条大蛇而已,并非真有巨龙出现于田野。由有心人演绎出历史上许多‘见龙在田’的故事,如孔子见老子,张良见黄石公,刘备见诸葛亮。传说在孔子见老子之前,老子已知孔子为‘圣人’;刘备见诸葛亮,孔明已知刘备是志在四方的‘刘皇叔’。张良见黄石公之前,黄石公已知张良是‘刺秦少年’,赞其何等抱负……”

    恒兴在窗边表情严肃地探觑道:“据《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后,转为‘潜龙勿用’,隐藏在下邳。有一天他从一座桥上行过,一个老人‘黄石公’走到他面前,把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但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分地让张良为其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不高兴,让他过五天再来。五天之后,张良仍比老人来得晚,老人又怒,约他再过五天来。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赶往,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就高兴了,于是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便因为这次奇遇,成为后来汉高祖刘邦首席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白面微须男人拿起我的鞋履,深有感触道:“当年姑娘也是弄掉了鞋子,一只绣鸾呈祥之鞋让我有缘捡到,寻欲归还。因而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本以为那趟不见诸官方记载的秘密出使,恐将有去无回,凶多吉少,不料面朝大海,从此心暖花开……”

    我难抑纳闷道:“什么时候有过啊?他该不会是认错人了罢,怎么我竟连一点印象也没有……”小珠子悄在耳后嘀咕:“你就装糊涂吧,看见墙上那幅字没有?写的多好,难得糊涂……”

    有乐在窗边摇扇说道:“他肯定是弄错了。我看真相也是残酷的,无非小时候在田里捡到一只鞋,却以为‘见龙在田’……”

    “至今念念不忘,怎么会错?”白面微须男人在我足边憬然道,“古时天象家为了便于观测,将主要星座分为二十八星宿,其中又以七个为一组,列为东西南北四象,分别称为青龙在东、白虎在西、玄武在北、朱雀在南。青龙七星又称为龙星。每年春季,龙星从田间地平线升起,此称之为‘见龙在田’,夏季运行至中天,称之为‘飞龙在天’,秋季下坠,称之为‘亢龙有悔’。我遇见姑娘的时候,天象也是‘见龙在田’……”

    “总理肯定没有弄错,”前廊履声微响,一人投影在窗格间隙,语音清朗的说道,“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事。知道谁到了吗?云贵那边有一位都督已至府上恭候多时,律先生说他还捎带了沐天波的书信,总理大人要不要去见一见?”

    白面微须男人一怔,隔窗而望,蹙眉问道:“谁来着?”

    随着履音悄移,前廊之人转至门边禀陈:“他名叫龙在田。在云南平定叛乱有功,初由副总兵升为都督同知,此番奉命援楚,归属总理大人麾下,其部土兵能征善战,‘莫测甸’一带乡寨历来有他很多传说,祥名远播红河,人称‘南天御柱’。律先生率锦衣卫奉旨常年到南方寻异人,亦谓龙在田非等闲之辈,传说他母亲怀孕三年,从肋间出世……”

    “那不可能,”白面微须男人拂袖道,“你告诉律先生,别相信左良玉他们胡扯。龙在田率领的滇兵能打仗,我自己练出来的广东兵也不输于他们。我再三请求为随征的广东籍士兵配备马匹,但朝廷却将总兵左良玉麾下的六千骑兵调拨给我。左良玉百般阻挠我带自己的士卒离粤,恐怕最终不得不将这群精锐火器装备的广东护卫遣还。打仗不能用自己的人马,还打什么?”

    我趁他一时意兴阑珊,起身拿鞋穿,忍不住又瞅向帐幔后边的古旧镜台。

    “大丈夫当然要为国为民挺身而出,马革裹尸。”白面微须男人取下嵌台之镜,捧递给我,索然叹道。“我就要奔赴疆场了,死为无头将军,这面古镜留在此已没什么用处。你喜欢就拿去罢!”

    “有一种鱼因太过好吃,濒临灭绝。”信孝不知何时爬窗进屋,蹲到角落里捞取洗脚盆内的小鱼,一只接一只的放在碗中,头没抬的说道,“这些颜色各异的小鱼还是不要给宗麟大人吃掉,我想捧去后院的池子里放生。”

    我转面悄问:“有没找到信雄?不知他究竟来没来过这里吃鸡腿……”小珠子晃过来嘀咕:“我刚才四处察看过了,信雄似乎没在这里。还好你又得到一面异谶铭印的古镜,也算不虚此行。”

    “此前我跑来避居于此,想躲几天。”白面微须男人聆听窗外雨打蕉叶之声,感叹道,“看来亦是不枉来过。虽然终究躲不开命运,却得以再度与姑娘幸会,实属意外惊喜。沙场凶险,不敢带上姑娘和你的小伙伴们随行,如蒙不嫌弃,可留在此处长住,等我打仗回来,再叙别衷……”

    我不禁又犯窘道:“这却从何说起?”

    “你真不记得我了?”白面微须男人忽似难抑激动之情,执手说道,“那时花开,桥下流瓣满河,落英缤纷,其灿无比。姑娘给我取名叫‘心开’。”

    “他从而自号‘心开’,”蚊样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