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0.海商民团 (第1/2页)
不宋340.海商民团也不仅仅是脸面的问题。 一旦在燕王眼皮子底下攻破一座城,那反贼气焰必然高涨,会卷起更大的声势。 而某些人肯定会抓住这点,无限夸大渲染燕王的无能,并大肆在朝野上下攻讦抹黑。 不用太多思考,帅帐中所有人都能明白后果的严重性,气氛开始焦灼起来。 曹烈自告奋勇。 对啊,差点忘了咱还有骑兵了。 赵孟启精神一振,但陈韡却拧着眉摇头, 对速度要求最高的无疑是消息传递,此时的金牌急递规定是每日四五百里,这是在有完备的驿站设施下,不断换马才能达到的。 而成建制的骑兵在急行军情况下,能达到每日一百七八十里,也有特别牛逼的一日一夜能跑三百里,但这是各种有利因素叠加才产生的,还不能持久。 比如人均配马最多的蒙古骑兵,在平原地带急行军,往往能接近两百里每日,据说在攻打匈牙利时还超过两百多里,不过维持了三天就精疲力尽。 显然曹烈的骑兵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即便把全军用于通讯和侦查等一类的马匹全部集中起来,也不过七百多匹。 再说说步兵,宋代的行军要求是每日六十里,有精锐轻装强行军能达到百里左右,毕竟军队不是跑到地方就完事了,得保持一定体力作战。 于是乎,古田县的破城危机似乎无解了,等官军赶到,贼人估计也劫掠完后跑路了。 这时,侍立在赵孟启身后的伍琼突然开口, 赵孟启一愣,随即眼中一亮, 陈韡一头雾水, 赵孟启搓搓手, 幽云十八骑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也载入了《新唐书》,所以陈韡有些明白了。 . 陈韡思索着, 赵孟启摩挲着开始长胡子的下巴。 陈韡点了下头,想了想,虽然这个法子有些异想天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 随即,赵孟启立刻下令, 命令一下,战争机器立刻开动起来。 特勤队原本就每人配有一匹好马,曹烈再从右军选了一百二十匹,外加十 名擅长管理马群的校尉,调配用于任务。 没到一刻钟,伍琼便一马当先,率领马队出营,风驰电掣般踏上闽江边的官道,卷起漫天烟尘,很快就消失在西北方向的远方。 江中靠近南岸处,看似随意的漂着几只渔舟,其中有个渔夫看到北岸这一幕后,连忙往岸边靠去。 才到岸边,渔夫便匆忙丢下渔舟,甩腿钻进一片林子中,然后七拐八拐来到一个不起眼的窝棚,片刻后提着一个鸽笼出来,刚想打开笼门,两棵榕树后面分别扑出一人,把渔夫死死按倒在地。 渔夫挣扎着大喊, 一团带着腥臭味的烂布立刻塞进渔夫口中,堵住了他后面的话,也堵住了他自杀的机会。 把渔夫绑好后,这人取出一根窜天猴点燃,随即一声长长的啸叫飞上天空,最后炸响。 江上,三艘水军快船立刻向剩下的其余几只渔舟冲去。 这时候,军营大门再次敞开,一队又一队的东卫兵士小跑出营,滚滚向西北而去。 一千四百人不用两刻钟就能出击,让陈韡大为惊叹,惟有百战强军才能如此令行禁止,招之即来麾之即去,换做普通禁军,恐怕都还没有整好队。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的,毕竟东卫这支新军太过稚嫩,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还是比较可靠的,难怪燕王信心满满。 两支部队先后出发完毕,大营中却并没有产生太多变化,大家依旧该干什么干什么,并没有好奇,也没有紧张。 随后,陈韡在赵孟启的邀请下,留在营中吃午饭,算是亲自体验了一把什么叫。 吃完饭又休息了片刻,正准备回城,又受到了泉州发来的捷报,以及谢方叔的亲笔信。 捷报上说,半个月前有数千流贼出现在泉州城外,见泉州城池高深防守坚固,也没尝试攻打就退走了,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