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1.屋顶 (第1/2页)
不宋311.屋顶爆竹声声除旧岁。 临安城中灯火灿烂、热闹喧天,城外同样也是欢庆的海洋。 东郊新城区域,虽然大多数地方都还是工地,却也生活着三四万户人家。 他们住的都是统一搭建的临时屋,用水泥砖和水泥预制板如搭积木一样建成,宽两丈、长三丈、高九尺,方方正正如火柴盒一般,就算一家有五六口人,也能勉强住下。 坐北朝南,十二间一排,基本上,户主就是建筑营中同一班。 是的,为了便于管理,燕王府采用军中编制来组织建筑工,每个营构成一个居住片区,方正整齐。 房屋虽然简陋,但足够遮风挡雨御寒冷了,对于原本大多数是流民的百姓来说,没有什么能不满意的。 燕王给了他们优厚的工钱,所以屋里的陈设用具,都是各家自行添置的,大多都是燕王府下属工坊生产的,物美价廉。 平日里,不管是在建筑营上工的,还是在工坊里做事的,都有集体食堂供应伙食。 各家中六岁以上的儿童,不分男女,都必须送到蒙学中,每月缴纳一贯钱,一日三餐敞开吃。 至于年纪太小的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如果家中无人照顾,有专门的托管园,每月也只要一贯钱。 另外,这些临时居住区中也有商业区,提供各色商品及服务。 之所以没有采取全部包揽的方式,一来是工人都有稳定收入来源,二来也是尽可能让闲散劳动力发挥作用,三来是让工人们手上的钱流动起来。 如此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持社会活力,以免变得僵化。 于是,为燕王做事的工人们赚得多,花得也不少,成为深受临安商贩喜爱的消费群体。 这过年期间,工人们都得到了前二后五共七天假期,给自家购置了充足的年货,虽然吃不了食堂,但各家也有炉灶。 一班十二户人家搬出桌案椅凳,在屋前摆成一长溜,然后你家几个菜,他家几个菜,凑成大型年夜饭,几十个人围坐着,其乐融融。 在室外,即便边上摆了不少煤炉炭盆,其实也是冷的,可人们的心头却是火热,菜凉了就再热,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穿上新衣的娃子们,吃上几口就跑开了,成群结队寻着空地玩起了烟花炮仗。 炮仗隆隆声中,酒足饭饱的人们对眼下的生活感慨万千。 众人齐声大贺,酒到杯干。 随即,仿佛点燃了火线,整片居住区都爆发出贺祷之声, 相邻居住区纷纷响应,然后似乎整个东郊的天空都响彻着, 空气中飘荡着的喜庆和祝福, 和硝烟味一样浓。 在这万家欢乐的时刻,一驾马车却孤零零的在东郊马路上徘徊。 马车里,钱小胖只能委屈的坐在地板上,只因钱朵觉得他会把座椅压坏。 堂堂钱家继承人,受到这种不公待遇,却只能忍气吞声。 钱小胖愁眉苦脸。 他们从家里偷偷溜出来,赶在关城门前出了城,都在这路上溜达一个多时辰了。 再溜达下去,可就到明年了…… 钱小胖瞄了一眼板着脸的钱朵,实在忍不住, 钱朵一如既往的嘴硬。 钱小胖摇着头,深深感觉自己这个jiejie似乎越来越莫名其妙了,尤其是沾上燕王的事,总是会生出一堆古怪的情绪。 钱朵秀眉高挑,瞪大一只杏眼, 钱朵似乎想到了什么,腾的一下从座椅上蹿出,狠狠揪起钱隆的耳朵, 钱隆被提着耳朵,哭笑不得, 话没说完,钱朵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