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302.燕王拜早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2.燕王拜早年 (第2/2页)

眼神,哥哥只能帮你到这了,父皇那里,就爱莫能助了……

    赵葙绞着手帕,愁眉苦脸。

    再多坐了一小会,说了些闲话,赵孟启便告辞,赵葙很想跟着出宫,却被谢皇后拦住了。

    回到马车上,赵孟启才发觉了钱朵的异常,

    他不知道钱朵已经脑补完一出,赵渣男始乱终弃,喜新厌旧,移情别恋的狗血大戏,此刻生着闷气。

    赵孟启也没多想,

    可听到钱朵耳中就不一样了。

    好啊!这就迫不及待要赶我走了?

    哼,走就走,谁稀罕留下一样!

    或许是习惯了钱朵不时爆发的小脾气,赵孟启也没往心里去,很干脆的让她换了车。

    等出了宫不久,钱家兄妹坐着七号马车自行脱离了车队,在一小队班直护送下往钱府而去。

    赵孟启和赵菫兄妹则出了临安城,回到阔别已久的燕王府。

    见整个王府内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打扫卫生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赵孟启略感疑惑。

    黄枸笑呵呵解释,

    小年是汉族传统祭灶日,具体哪一天过,各地未必一样,中原地区多为二十三,南方则多是二十四。

    宋代南渡后,渐渐入乡随俗,越来越多人家都二十四过小年,但要二十三过也不是不可以。

    听完黄枸的话,赵孟启一拍脑门,

    次日一大早,临安城中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祭灶过节,突然发现街上多了许多东卫士兵,他们穿着有别于其他禁军的军服,赶着牛车,或是手推车,在军巡院兵卒的陪同下,穿街入坊,挨家挨户的登门。

    赵孟颒敲开一家看起有些寒酸的人户,在主人家还满脸惊愕时,小圆脸浮满笑容,

    随即他身后的士兵从牛车上搬下一个竹筐,摆在还一脸懵逼的主人面前。

    噼里啪啦说完,留下主人家看着一筐子礼物发呆,以为自己没睡醒,还在梦中,

    有些人认为宋代没有煤,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能挖铜矿铁矿凭什么就不能挖煤?宋代可是连石油都开采了。

    虽然难以确定最早是什么时候发现煤,但宋代用煤已经很普遍了。

    南宋初年庄绰在《鸡肋编》记载,

    还写了,南渡之初高宗,时人。

    其实当时江西已经发现大量煤矿,而淮南在北宋时就有进行开采使用的记载了。

    南方植被相对茂盛,获取草木芦苇比较容易,寻常时节是比较少用煤,但到了冬天也会用煤球煤饼做燃料,称之为,不只是临安在用,苏湖一带还有谚语,。

    就算炼焦煤此时也不是没有,只是应用得不广而已,后世考古发现一座1270年左右的炼铁遗址,用的就是焦煤炼铁。

    至于甘蔗酒,是榨完糖汁后的甘蔗渣酿造的,经过两次蒸馏后,酒精

    度仍然只有十几度,口感也不算好,不过也算物尽其用,最后的残渣还可以用于造纸,目前还属于实验阶段,为以后糖业大兴后做技术储备。

    而春联嘛,这个时候没这个叫法,以前用的是木制的桃符,此时也有部分人用纸代替的,要等明代后才会成为统一风俗。

    赵孟启正让人改进印刷技术,顺带印点春联送给百姓,算是提前推动这个风俗。

    送兑换券也是有一定目的的,可以加快临安百姓对皇家银行的认知度,为币制改革打下一点基础。

    当然,给所有临安百姓拜年这事,花销肯定很大,但赵孟启也不怕别人说他败家子。

    临安府近两百万人口,光是临安城中住的就有十八万户左右,差不多四十三万人口的样子,另外城外南北还有数十个镇市,有部分甚至比得上一些小的州郡之城。

    因此赵孟启这次大概花了四五十万贯,城内发了物资,城外就只能直接给钱了,每户五百文,另外军中人家还给得稍微多一点点。

    这也不是他临时起意,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让人开始准备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