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236.借燕王的钱买燕王的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6.借燕王的钱买燕王的粮 (第1/2页)

    不宋236.借燕王的钱买燕王的粮以市价将隐匿的田产卖给朝廷?

    看似公平买卖,但土地是这时代最优质的资产,对绝大多数华夏人来说,有了钱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买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卖田,人们通常都会把卖田与败家没落联系在一起。

    而豪强们对土地更是有着近乎病态的执着,恨不得把眼中看到的每一寸土地都扒拉到自己家。

    奈何形势比人强,斗不过燕王,也阻止不了经界,卖田就成了最优化也最明智的选择。

    眼见外地士绅向燕王争取到了这个政策,许多本就已经丧失斗志的平江嘉兴豪强心生期望,再也按捺不住。

    不多时,便有上百人恳请哀告着,求着燕王来买他们家那些不在税籍上的田产。

    这稀奇的一幕,让其他地方的士绅感到既好笑又心塞,燕王这拨弄乾坤的手段太可怕了。

    赵孟启却冷眼看着这些人,

    士绅们愕然,是啊,之前燕王可是数次说过主动上报隐匿田产,会有相应补偿的,可那时大家都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谁愿意接受这的不平等条约?

    到这个时候才想着讨饶求和,还要燕王宽宏大量,属实是有些不要脸了。

    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脸这东西,要与不要得看情形,大丈夫当能屈能伸,怎可顽固拘泥呢?

    为人嘛,最重要的就是识时务,知变通,这不是没气节无廉耻,而是大智慧!

    ,我等皆有改过向善之心,还请殿下成全。」

    一群人近乎胡搅蛮缠,撒泼打滚,摆出种种说辞理由,将自己装扮成弱势群体,企图求得宽大处理。

    赵孟启哭笑不得,他倒是想一棍子把这帮家伙彻底打死,然而斩尽杀绝,不留丝毫余地的做法,在儒家文化中是不受欢迎的,作为上位者有时候需要考虑的东西更为复杂,毕竟,没人喜欢自己的上司是个冷酷无情之人。

    无奈下,他决定再做一点让步,

    还有条件啊?

    唉,人为刀俎我为鱼rou,只能认了,只希望燕王不要太过苛刻。

    这部分士绅摆出认命的姿态,点头哈

    腰着,

    赵孟启梳理着头绪,

    这五个条件说完,士绅们心中就开始盘算起来。

    经界如果彻底落实下去,田产肯定是没法隐匿了,主动不主动也就是个迟早的区别。

    补税嘛,确实让人rou痛,还好燕王也没漫天要价,五斗一亩算是优惠了,二十年就是十石,相当于一半田价,唉,有点狠,也总好过一无所有。

    新税法这事,一旦成为大宋公法,那就相当于断了许多人的财路,要知道在灾荒时囤积居奇是豪强发家致富的通用手段,在请.愿书上签字支持新税法,那得罪的人可就有点多了。

    不过现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里还能顾得了其他,至于另外两条,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没啥好说的。

    随即周显率先应承,

    当即,有上百名平江士绅表示愿意接受条件,但仍有近两百人犹豫不决,没有吱声。

    呵,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赵孟启扫了一眼,眼神有些意味深长,随即轻笑道,

    士绅们一愣,我们是没钱了,可还有大把粮食啊,就算补缴了欠税,那也还剩许多啊,你这田卷不是用粮食换么?

    就在这时,外地士绅那边,有人幽幽开口道,

    平江和嘉兴豪强中,许多人都悚然一惊。

    他们总共借了一千多万贯,用以抵押的房产田产实际价值肯定要大大超过这个数,要是超期不还,损失那就大了去了。

    可他们现在哪里还拿得出钱去还?

    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粮食了,要是用来抵债,只能以市价来算,甚至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