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华夏种族演变,横扫诸部,三分天下!(求订阅) (第2/4页)
相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吗?”苏澈反问道。 “即便陛下有这个想法,也绝对不能说出来啊……”王猛无奈的说道,“而且这种事情根本急不来,这是百年之大事,绝非一朝一夕,一政一令就能改变的。” “陛下如果有这个想法的话,那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以后您千万不要直接说这样的话了,也千万不要对第二个人说这些……” 王猛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对其他人说这些话,若是走漏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苏澈笑了笑,说道:“这自然是你我二人肝胆相照,才会直接说出来。” 王猛重重点了点头,一直以来,悬在心头的一个问题,此刻终于可以完全放下了。 如果氐人和汉人融合,此后再无彼此,那氐人的大秦帝国,便同样可以称作“华夏正统政权”,不再是一个胡人领导的政权! 东晋那边,所谓的正统,根本不算什么,不过是一堆门阀世家组成的政权而已。 这些门阀世家,形成的时间很早,西汉时期,还不算鼎盛,直到投资了以刘秀为代表的东汉政权,才逐渐成为影响力巨大的门阀世家。 此后,东汉灭亡,三国时期,依旧有他们的身影,到了曹魏、西晋,再到东晋、南北朝,最后到隋唐,这些门阀世家一直长久存在。 无论王朝的兴衰与否,都和他们没多少关系。 他们的本质就是王朝身上的寄生虫,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只要皇帝想要治理天下,那就必须要依靠他们,那就要和他们分享天下。 这样的情况。 直到某个科举落榜生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因为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受够了所谓的科举,科举落榜生决定造反。 造反之后,这个科举落榜生,死死盯上了那些肥得流油的世家大族,这直接带给了他们无穷的灾难,几乎让他们完全覆灭。 此刻寒门出身的王猛,对东晋那些世家大族,同样看不上眼——就凭这些世家门阀,利益的垄断者,就能代表华夏之正统吗? 不! 华夏之正统,从来不在这些世家门阀的身上。 而在于千千万万,无数个华夏子民的身上。 谁能为这些华夏子民做主,谁能带给他们健康富饶,那谁就是正统! 随后,王猛又与苏澈促膝长谈一番,二人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发现惊人的吻合。 王猛也发现,自己的君主,相对于以前,似乎变了一些,他变得没有那么迂腐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好的。 等到王猛告辞退去后,苏澈再次坐在上位,思考了一会儿后,打开了地图。 这张巨大的地图上,标注了当今天下的势力分布。 苻坚所代表的前秦,占据了先秦时期,关中一片地方,在王猛主持治理之下可谓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不过,环视地图四周,前秦可谓是四面受敌—— 北有建都平城的鲜卑拓跋氏代政权以及其他部族。 西有汉人张氏的前凉政权、氐族杨氏仇池政权以及吐谷浑集团。 东有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 南有以建康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 其余尚有若干时生时灭的割据势力。 无论是苻坚还是王猛,都没有苟安关中或偏霸一隅的想法。 所以,将那些充斥着无数混乱的地区,全部收复,可谓当务之急。 第一步就是统一整个北方。 第二步就是进攻整个南方,统一全国。 第三步就是苻坚的终极理想“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盯着这张地图,苏澈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这是……又一次东出啊!” 这是第几次东出了? 此前模拟始皇帝嬴政时,就东出过一次。 此后模拟楚王陈胜的时候也占据了关中之地,也成功东出了。 没想到……此刻竟然要来第三次了。 不得不说,命运这种东西,还真是奇妙啊。 只不过。 这一次,苏澈再不可能像是苻坚那般妇人之仁,给那些异族首领贵族机会。 苻坚之所以那样做,其实也很好理解。 就像是苏澈此后会设立的自治区,这是维护地方安稳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 可问题是,如果将兵权也给了出去,这就问题非常大了。 苻坚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坦诚对人,他人也坦诚对待他,可人与人的沟通,真是如此简单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争斗和战争了。 每个人都会站在各自的角度,做出利于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连思考方式都截然不同。 想凭借坦诚相对,就让他人心悦诚服,这样的想法,简直天真过了头。 “匈奴,乌恒,鲜卑……”苏澈认真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