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五十五章 咸阳城破!天下震怖!!!(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咸阳城破!天下震怖!!!(求订阅!) (第3/5页)

r>    这些底层庶民的演技,又怎么能这么好?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根本不可能是演的!

    楚王真的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

    这让张耳一时间大为震撼,根本想不明白,这到底是如何记住的。

    而接下来,苏澈又见到了一些人,无一例外,都叫出了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亲切的交谈着,没有一点上位者的架势和姿态,他算是真正做到了,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

    这些在饱受秦暴政和官吏欺压的老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全都彻底被苏澈折服,心甘情愿为他效死!

    早在此前,这支起义军一股脑横推到了这里,虽然战果丰硕,但表面的光鲜之下,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战斗力,组织力,军队的纪律,忠诚,都是问题重重。

    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只要碰到了秦军的正规军,无不是一触即溃!

    而且,当这些军队出去占领了其他地方的土地、城池,稍微做大一些,派出去的那些将领都会自立为王!

    陈胜对他们的约束,几乎等同于无,他并没有高贵的身份,也没有忠诚的跟随者,更没有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他能当楚王,其他人就能当其他的王!

    在权利的诱惑之下,没几个人能受得住本心,所谓的信任,不值一提!

    苏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他这些日子,都在尽力改善这些问题,帮助军队建立秩序,让军纪提升,让这支乌合之众拥有最基本的战斗力,让那些底层的士兵记住自己,和他们打成一片,不断提升他们的忠诚度……

    这些事情在短时间内,想要收获效果是很难的,想立竿见影根本不可能,可这并不意味就没有意义。

    在苏澈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张耳还有些困惑的劝谏:“大王,这些底层的庶民,不知礼数,不懂恩义,您和他们说这么多,也没有多少作用啊……”

    苏澈回过头,也没有生气,他奇怪的问:“此前有人像我这样做过吗?”

    张耳一愣,摇头说:“还未有。”

    “那你如何断定我这样做是注定徒劳无功的呢?”苏澈笑着反问。

    这话一出,张耳无言以对。

    苏澈淡淡笑着说:“我以真诚待人,必然被真诚以待!”

    也不知道是谁泄露出去,这句话在几十万起义军中广为流传,无数人记住了陈胜这个新楚王。

    劳苦大众们,虽然经常贪图小利,各种市侩,有着小人物独有的狡猾,可他们的本质还是淳朴的,别人对他们好,他们真的会记在心中!

    苏澈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也不会忘记苏澈!

    此外,关于苏澈能记住数十万起义军中每一个人的名字,这样玄乎其玄的传闻,也在起义军的军营中一传十,十传百,被越来越多人相信。

    大家都说,楚王陈胜,身怀天命!

    这样的说法说多了。

    被一个又一个人说过。

    似乎逐渐变成了现实。

    ……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军队虽然还未整顿完毕,可苏澈知道,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

    大军必须出发了。

    前些日子抢夺的粮草,已经所剩不多,继续在这里停留,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还未准备好,但这一战,不得不打。

    其实秦帝国一开始对于起义军并不在意,不过是一群农民而已,根本不算什么,随便就能剿灭,根本没有将起义军当做对手。

    也就是说,如果有足够的粮草,还真能再整顿和训练一段时间。

    这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

    可问题是。

    没那么多的粮食可以吃啊。

    这一战,不打也不行。

    在苏澈的指挥之下,起义军兵发三路,一路以周文为将军,监田臧、李归等诸将,攻打重镇荥阳。

    这个地方此前并不重要,但随着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

    这里是天下之粮仓,秦国在统一天下后,就在荥阳西北的敖山上建立了帝国关东总粮仓——敖仓!

    关中帝都之巨量粮食需求、以及秦军在关东所有军事行动之粮食后勤。

    都在这里负责中转!

    只要拿下这里,起义军就不再会因为粮食的问题而苦恼!

    不过。

    正是如此重要。

    这座城池被秦国修得高大威武,城内还有重兵把守,这种久攻不下的攻坚战,对于农民起义军而言,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

    此外,这座城池的守将还是李斯的儿子,三川郡郡守李由,虎父无犬子,难打得很!

    所以苏澈对这座城池,并不抱有多大的期望。

    他对周文下的命令是围而不攻,等城池内的人按耐不住,主动出击之后,再顺势进攻。

    第二路,苏澈命吴广为主将,带领人马,率偏师略南阳,探武关,从侧翼配合主力军,攻打咸阳。

    而第三路。

    则是苏澈亲自率领的主军,他的目标直指函谷关。

    此前的函谷关,是秦帝国的重镇,是抵达咸阳的必经之路,是很难被攻下的一座城池,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毕竟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可不是开玩笑的。

    函谷关扼崤函之极险,正是有了它,秦进可出关逐鹿,退亦可闭关自保。

    不过,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随着秦帝国一统天下,这里的作用已经完全被荥阳给替代了。

    函谷关此刻根本没多少人设防。

    直接被苏澈不费吹灰之力的攻破。

    不仅如此,随着苏澈率领大军至此,一路基本上没碰到什么抵抗。

    反而由于沿路不断有民众加入,至函谷关外,军队的人数反而越来越多,人数从原本的小几十万,变成了大几十万。

    与此同时。

    咸阳。

    虽然关外已经烽火连天了,但秦宫内还是一派歌舞升平。

    告急的文书一封接着一封,秦二世却一概不理,他认为秦军战无不胜,只不过区区小寇而已,如何能打扰我享乐?真是该死!

    于是关外来的信使一个个都下狱了,罪名是欺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