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国师!真教出了一个李二!(求订阅!) (第1/5页)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九章大唐国师!真教出了一个李二!最新网址:《唐律疏议》说:化外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自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依法律论。 简单来说,就是:外国人犯事儿,如果相同国家老外相互之间的事儿,那就照他们的法律处理;如果牵扯其他国家老外,或者唐人,那就按照唐律处理。 可封建王朝时代,所谓的法律,不过是王家的法而已。 基本上,所有法律都被政治裹挟,不存在独立于皇权的法律。 在王朝强盛的时候,或许可以硬气一下。 可到了衰弱的时候,统治者根本不敢硬起来。 而这些外邦人自然而然的就硬气了起来。 《旧唐书·代宗本纪》载: 大历七年正月甲辰,回纥使出鸿胪寺劫坊市,吏不能禁止,复三百骑犯金光、朱雀等门。 是日皇城诸门皆闭,慰谕之方止。 秋七月癸巳,回纥蕃客夺长安县令邵说所乘马,人吏不能禁。 大历十年九月戊申,回纥白昼杀人于市,吏捕之,拘于万年狱。其首领赤心持兵入县,劫囚而出,斫伤狱吏。 这段儿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来唐出访的回纥使者在长安横行不法,朝廷束手无策的情形。 嚣张的回纥人,在大唐首都肆无忌惮的抢劫。 结果皇帝的意思是派遣使者太监安抚,各种好言相劝,极尽安抚,希望他们不要破坏回纥与大唐的情谊,不要侵犯大唐的尊严,否则回纥可汗也会惩罚他们的,并表示明日会代表皇上前往鸿胪寺客馆给他们赐宴。 一番软硬兼施后,回纥使者才表示自己无意冒犯大唐的尊严,愿意约束手下将士,让他们各自回到城外驻地去,不再侵扰长安士民。 此次事件好不容易安抚平息下去,刚过半年,到了七月份,又有回纥商人公然闹事,打砸抢劫。 一帮回纥商人连带着手下,竟然在街市上袭击了长安县令邵说,连邵说骑的马都被他们抢了去,县衙的衙役根本对付不了他们。 等到了到了大历十年,又是几个回纥人大白天在长安街市上就敢杀人放火,捕快将他们捕获下狱后,他们的首领竟然带了一帮兵丁直接冲到万年县衙劫狱,打开牢门,直接抢人,连带着将看守牢房的衙役们砍伤好几个。 而回纥使者敢这么做的依仗,就是他们协助朝廷平息了安史之乱,自此居功自傲,认为大唐朝廷衰弱,不过如此,事实上,即便行事如此嚣张,皇帝也不敢问罪回纥,只能装作没看见,甚至还得派遣使臣给回纥赔礼道歉。 而此时,距离大唐立国才不到一百四十年。 此前。 为了夺回长安,收复失地的时候,唐肃宗因为拿不出太多的钱,就许给了回纥人合法劫掠的权力。 收复长安以后,回纥人要按照约定进城劫掠,这时候还是皇子的唐代宗就拜倒在回纥叶护的马下,说如果现在纵兵劫掠,对收复洛阳不利。 洛阳百姓一旦听闻长安百姓的遭遇,一定会倒向叛军,誓死抵抗,还是等收复洛阳,再从长计议。 回纥叶护权衡利弊,决定先暂时放弃劫掠。 此后收服洛阳、郑州、开封一带,自然遭到回纥军队的疯狂劫掠。 有很多人拿这个事情来黑大唐。 这不得不澄清辟谣一下。 那就是—— 唐军也去抢了。 请雇佣兵当然要给钱,没钱就给合法抢劫权利,再苦一苦百姓。 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次。 最可笑的是,唐军看到回纥军队在城内抢钱抢粮抢女人,眼红的不行,也加入了抢劫的队伍中去了。 同样是大唐,巅峰时期的大唐,征战四方,把周围的国家挨个打,换来是臣服和敬畏。 而低谷时期的大唐,只能让自己的百姓被各种抢劫,不敢有一丝怨言,反而加入进去。 在苏澈看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从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 国家之间的信义,始终是建立在军力上。 苏澈能清楚明白这一点,唐玄宗也能明白这点,可在那群腐儒教育之下的太子李瑛,显然不能明白这些,他听着这话,竟下意识的说着:“远征不臣之国,花费巨多啊……” 这话一出,太子李瑛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低下了头。 苏澈摇了摇头。 他倒了一杯酒,慢慢悠悠的喝着,缓缓说着:“我给你说个故事。” “什么故事?”李瑛下意识的问。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向大唐求亲,唐太宗答应新兴公主嫁给真珠可汗,薛延陀真珠可汗使其侄突利设来给聘礼,献马五万匹,牛、橐驼万头,羊十万口。”苏澈缓缓说了起来。 “可是,唐太宗拿了聘礼就反悔了,把使者赶出去了,约定悔婚,但不退回聘礼。”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满朝大臣都震惊无比,他们纷纷谏言:‘朝廷既然答应与他们通婚,又接受了人家的聘礼,就不可失信于薛延陀,以免又生边乱。’” “褚遂良更是磕头磕出血,他誓死请求唐太宗不要背信弃义毁坏大唐的信用。” “你认为唐太宗这个事儿做得如何?” 李瑛听着这以前从未听过的故事,皱着眉头,无奈的说:“不敢非议祖宗……” 这话的意思是,李瑛觉得祖宗李二做得很不地道,但他不敢说。 “你认为太宗这做法很不厚道?”苏澈瞥了一眼李瑛,淡淡问着。 李瑛不说话,没承认,也没否认,这就是默认了。 看着李瑛这态度,苏澈嗤笑一声,道:“那你就和那些腐儒文臣一个德行,同样的水准了,所谓道义和信用,有的时候是需要的,但你若是没有远见与你自己的想法,那你就不配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唐太宗在看到群臣激愤后,勃然大怒,他呵斥说:你们这些书呆子都是只知古而不知今!” “如今中原强大,北方少数族暗弱,以我大唐的一千步兵,可以击败他们的数万骑兵,所以薛延陀肯卑躬屈膝,满足我们的要求,不敢稍有傲慢,是因为他们刚刚立了可汗,属下杂姓部族不少,想要借着大唐的势力以威慑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