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不是诸葛孔明!你到底是谁?失心疯的司马懿!(求订阅) (第3/5页)
的确不好继续攻伐了。 “没脑子就多听一听丞相的话。”这时杨仪在旁边讥讽道。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说这种话?!”魏延听到这话,顿时勃然大怒,直接骂道。 二人的矛盾,已是由来已久,之所以有矛盾,倒也不是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这样的深仇大恨,纯粹就是性格不合,在原本的历史上,当诸葛亮死后,他们直接发生内乱。 杨仪经常会顶撞魏延,而魏延每一次都训斥杨仪,甚至拿着刀子比划着要去杀杨仪。 此刻苏澈看着二人的争吵,顿时有些头大,魏延是猛将,每一次出征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功绩,而杨仪在军中调遣粮草管理后勤,做的井井有条。 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这样两个人,却喜欢吵架,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也只能当起和事佬的角色,谁也不想放弃。 苏澈托着下巴,看着二人的争吵,突然说道:“当初蔺相如立下大功,廉颇很不服气,他对人说:‘我出生入死,立了许多战功,而蔺相如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官居我之上。倘若给我遇见,我必须要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以后处处忍让,上朝的日子故意装病在家,以免与廉颇引起争执。” “有一天,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的马车迎面驶来,他吩咐仆人把车子调转方向,避开廉颇。” “身边的人都说他太胆小了,蔺相如一笑,问大家: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又道:我敢在秦国当众呵斥秦王,又怎会偏偏怕廉将军呢?只是我想到,强秦不敢侵赵,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我们两人要是争斗起来,敌人就要来钻空子。我不能忘掉国家的安危啊!” “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很惭愧,于是光着脊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现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大汉想要光复中原,那就要有一个廉颇,一个蔺相如,你们二人不断争吵,又有什么意思的呢?” 按道理来说,这一番话下来,二人都应该惭愧不已,然后互相认错。 谁知道二人听了这话后,直接不屑一顾的看向对方,冷笑说着: “就他也配当蔺相如?” “就他也配当廉颇?” 苏澈:“……”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诸葛亮这个和事佬不好当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容人之大度,为了国家可以放下私人之恩怨。 苏澈皱起眉头,顿时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都给我闭嘴!” 这话一出,二人都低下了头,苏澈看了一眼魏延:“你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日后有的是机会,下一次出征,我会你统帅一军!” 这话一出,魏延顿时大喜过望,他欣喜若狂的说:“多谢丞相!” 一直以来,魏延都被诸葛亮死死的压制住,只能当一个先锋,根本没有统帅一军,立下不世之功的机会。 史书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翻译过来就是:北伐时,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时,都想要让诸葛丞相分兵万人给他,其目的是自己带着部队从小道旁敲侧击敌人,攻其不备,犹如韩信带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般,最后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不过,诸葛亮每次都不答应。魏延就认为,诸葛丞相胆小怕事,也感叹自己空有一身才华不能得以施展。 实际情况就是,诸葛亮明白,就魏延这鲁莽的性格,一旦上了头,很容易出大事。 像是子午谷奇谋,纯粹就是带人出去送,诸葛亮当然不可能这样的莽夫统帅一军。 而现在,苏澈竟然同意了魏延此前的愿望,这一刻,魏延的诸多怨气顿时烟消云散,那叫一个欣喜若狂。 其他几人听了这话,脸色都有些微妙,不过这是丞相的命令,他们也没有说什么。 处理了魏延的事情,苏澈继续吩咐:“分兵几万,一部分运送粮食,俘虏回去,一部分则继续屯兵再次,等待下一次攻伐。” “下一次攻伐的话……我们就要换个目标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换个目标,这是什么意思? 是换个进攻的方向,还是换一个对手? 姜维好奇问着:“丞相,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苏澈笑了笑,淡淡说着:“此次联合东吴攻魏,他们跑得飞快,如此鼠辈,如何能再联合?” “既然如此,我们就联合魏国,一起伐吴,吞吴之地!!” 听着这话,众将无不惊愕,纷纷抬起了头,错愕的说着:“伐吴?” 一直以来,吴国都是蜀汉的盟友之一,而魏国则是不断攻伐的对象,这几乎成为了蜀汉的基本国策,而现在,竟然要改变这基本的国策,转掉头来去打盟友? 这事情实在是太突然太荒唐了,众人根本就不能理解。 姜维错愕的说着:“丞相,我们刚刚大败魏军,才将他们打痛了,如此深仇大恨,他们岂能放下,然后和我们联手攻吴?” 就连一向以鲁莽为著称的魏延,此刻也有些慌了,他连忙说说:“丞相,吴不能伐,且不说能不能成功,一旦吴灭,我们也长远不了啊!” 原因很简单,三国时期,说是天下三分。 但实际上,曹魏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还是中原之地,北方的繁华之城,经济强盛,人口众多,国力鼎盛。 而南方多是蛮荒之地。 吴国很长时间都在对付山越,蜀汉也要花大力气对付南蛮。 历史长河中,从来都只有北方按着南方打,很少有人能北伐成功的。 朱元璋北伐成功了,一方面是南方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二是元王朝已经彻底腐朽了。 而三国时期的曹魏,内部稳定,又尽占天下富饶之地,这样的一个恐怖的存在,统一天下,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诸葛亮一直以来的策略就是,联合吴国,攻打魏国,不断消耗着魏国的国力。 可惜的是,吴国这个队友,根本不给力啊。 而苏澈敢这么说,自不是无的放矢,他笑了一声:“此前我们没有资格联手魏国攻吴国,但现在不同,刚刚打了个漂亮仗,这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我们屯军在这里,不断消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