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吞三晋、灭六国,一统天下!!!(求订阅) (第2/5页)
战争中,增加一些乐趣吧,这些魏国人实在是太蠢了……” 在原本的计划中,秦灭韩之后,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稳定好韩国,才能继续攻伐。 结果当白起到了韩国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韩国全境,可以说是完全在计划之外的。 既然如此,提前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也是理所当然了。 随着白起不断的攻伐,占领了魏国数座城池之后,赵国的大军,方才姗姗来迟。 “终于来了……”白起微微一笑。 与此同时。 秦国。 二十万的军队整装待发,苏澈将代表兵权之剑,交给了王翦。 此刻的王翦和李牧一样,已经从当初的毛头小伙成长起来了,成为一名可堪大任的将军。 苏澈任命他为将军,让他攻打赵国。 随着白起发动灭魏之战,深知唇亡齿寒的赵国必然前去支援。 这样一来,赵国后方就会出现空虚的情况。 借着这个机会,趁机攻占赵国,让赵国首尾难顾,要么放弃援救魏国,要么等着被灭国! 现在的秦国,国力可谓十分强盛,即便两边作战,却依旧是游刃有余。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逼着赵国做出选择。 王翦恭敬的接过苏澈的佩剑,随后转过身,站在演武场中央,高高的将其举起,大声的喊着:“终结这永无休止的战争!吞灭五国!让天下太平!万胜!” 这话一出,全军上下,所有秦军异口同声的喊着:“万胜!万胜!万胜!!” 自从苏澈上位后,他不仅对外进行舆论战,对内同样如此,在他的宣传之下,吃苦耐劳的老秦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一套理念。 “天下皆苦,战争永无止境,百姓水深火热,为了将全天下从这种状态中解放出来,唯一的选择便是吞并全天下,让天下大同!!!” 这是一个非常高大上,对普通人来说,有些虚无缥缈的理想。 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很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有一些纯粹的理想。 为了心目中的理想而战,往往能爆发出非常强大的战斗力。 特别是在老秦人这套军功制度之下,要地位有地位,要土地有土地,要钱有钱,要仆人有仆人,还差什么?那自然是崇高无上的理想! 现在苏澈连理想都给他们准备好了,这让所有老秦人都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他们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天下太平,让持续那么多年的混乱停止。 即便是最底层的黔首,也配拥有最伟大的理想。 这是苏澈的看法。 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很多臣子劝他,底层那些文字都看不懂的黔首,根本不会听懂的,他们怎么可能会理解这么崇高的目标? 但苏澈并不管,他用最简单的话,将这些内容传达给了所有秦人。 渐渐地。 所有秦人都明白了。 他们是为了解救整个天下,而不是为了君主和国家的利益而掀起战争。 事实证明,这的确很有效果。 原本便是虎狼之师的秦人,仿佛得到了升华一般,变得更加凶残了。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老板给你画大饼的时候,你肯定不耐烦,觉得老板在PUA自己。 可当老板一边带你吃香喝辣的,给足你待遇,薪水直接拉满了,画的大饼就不再是大饼,公司的事业,也便成为了你自己的事业。 秦军很快出发,在王翦的指挥之下,分兵两路攻赵,一口气连夺赵邺等十余座城池,连战连胜,横行无忌,接着挥军北进,直逼赵国都城邯单! 那一天,邯单的百姓终于回想起被秦人支配的恐惧。 …… 当远在魏国的李牧,听到后院起火的消息后,顿时又惊又怒。 “我就说这些天,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直心神不宁,原来是这样!” 李牧眉头紧皱,攻打魏国的军队,秦军占据一部分,韩人同样占据一部分,按照道理来说,秦国军队的数量,绝对不止这些才对。 所以李牧一直在警惕秦军可能存在的援军。 然而,一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秦军是趁着赵国后方空虚之际,偷屁股去了! 他真没想到,秦国的国力竟然如此强盛,竟能同时对两个国家发动战争! 这是要一口气吞下两个国家? 这也太疯狂了!! 当前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迅速离开,回援赵国,他李牧毕竟是赵将,不是魏将。 可问题是,只要他一走,魏国必失! 唇亡齿寒之下,赵国同样不好受啊。 可若是不回去,一旦赵国的都城邯单失了,那他李牧,万死也不能赎其罪。 所以,他必须,也只能撤退。 随着李牧撤军,这直接让魏王急了,这一仗还没打完了呢,怎么就撤军了? 李牧将后方赵国被秦军袭击的消息如实说了,魏王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军离开。 当李牧率领赵军脱身之后,迅速赶回赵地,期间没有受到一点阻挠,白起仿佛在目送着他离开一般,这让李牧也明白了:“这是秦军堂堂正正之阳谋啊!” 当赵军回撤后,白起直接发起了总攻,迅速占领魏国各地。 魏国的大梁城易守难攻,不仅城墙很高,城墙外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用于城内补给,又用于防御。 说这是一座天险之城都不过分。 白起面对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并没有去攻打,直接派兵把大梁城周围的水网都控制住,又引黄河和鸿沟之水,来了个水漫大梁城。 水攻之下,原本易守难攻的大梁城直接变成了汪洋大海,整个城池中甚至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又坚守了一个月后,魏王见大势已去,只能开城投降了。 自此,魏国覆灭。 这一场灭国之战,白起同样没有大开杀戒,魏国的军队只要投降,他都会接受。 不得不说,此前苏澈的舆论攻势,在这场战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若是秦军一直以杀戮开道,就算占领下魏国,也不过是一座满是仇恨和怨气的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