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王政是身怀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贤君王!(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王政是身怀天命,古今少有的圣贤君王!(求订阅) (第2/5页)

候,在看到那份情报的时候,白起诧异的同时,也忍不住在想,难道一开始,秦王政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切了?

    如果不是如此,他为什么会给这王腾兵权,放心他去攻打韩国剩余的城池?

    其他人不清楚,放王腾去攻打韩国到底是谁的手笔,过程是什么样的,白起作为当事人之一,却是十分清楚。

    若非秦王命令,他绝对不会做出这种高风险的举动。

    事实证明,风险虽然很高,但收益更高啊!

    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韩国的土地,即便是白起,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他也不能落后,尽量歼灭这赵、魏联军吧!

    为后续攻占赵、魏两地做出铺垫。

    只要将这些联军,歼灭在这里,那赵、魏两地的抵抗力度,便要小上很多很多!

    “对面的将军有些难缠,但,也仅此而已。”白起眯着眼睛,一双眼仿佛能透过厮杀的战场,透过那战争的迷雾,看到赵、魏联军的将领,李牧!

    即便是白起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联军的将领,的确是有些难缠,他指挥水准很强,如此一看,这天下的将军,倒也并非全部是蠢材啊。

    “不过,既然我能得到韩国已经沦陷的消息,想必你也清楚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战争。”

    白起轻笑着,他有着一种一切皆在掌握之中的从容。

    “韩国既然已经没了,还有什么必要继续打下去呢?”

    “而且这场战争,你看不到一丝胜利的希望,如果等到韩国的降军回援,那必然全军覆没。”

    “所以,伱现在应该很着急吧……”

    “你想尽一切办法,想摆脱我的剿杀,试图带着军队离开这战争的沼泽,可你做不到,因为你面对的是我。”

    “只要你一旦急了,稍有判断失误,那损失就更严重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该如何选择呢?”

    “是把魏国的军队全部丢在战场上,以此作为代价,然后带着赵国的军队撤退吗?”

    “还是不甘心做出这样狠心的抉择,继续留下来周旋呢?”

    白起犹如一个精准而优雅的屠夫,不断下达一个又一个命令,迅速切割着赵、魏的联军,他就像是戏耍老鼠的猫,饶有兴趣的玩弄着对手。

    若是换成秦军的其他将领,哪怕是王龁、王翦这等人物,面对李牧的话,恐怕一不小心要吃个大亏,根本不敢这么玩。

    唯独白起不同,认真起来的他,仿佛一尊战场之神,精准而极致的指挥,十五万的秦军在他的指挥之下,就像是他的手臂一样,挥动自如。

    他的战场指挥,已然登峰造极了,此刻,他不仅在指挥秦军,甚至在‘指挥’敌人!

    这极致的微cao,就像是开了全图挂一样变态,可怜的赵、魏联军,被玩弄于股掌之中。

    事实上,也就是李牧,如果换做其他人来的话,此刻已经陷入险境,等着被歼灭了。

    此刻。

    赵、魏联军的主将阵营中,李牧正在不断被动的发出指挥的命令,他一直在尝试挣扎!

    可是当白起咬住了猎物,即便是李牧,想安稳脱身也没那么容易。

    此前当韩国沦陷的消息传来后,他就知道,这场战争没有意义了。

    可问题是,他想抽身而走,竟然都不行!

    在白起的指挥下,如果他真的敢不顾一切撤军,那赵、魏联军的损失绝对会非常恐怖。

    随着一个个指挥命令的下达,李牧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他的指挥非常被动,几乎全程被白起牵着鼻子走!!

    这可不对劲!

    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要掉入秦军的包围圈!

    白起这是想做什么?

    这是想全歼他们???

    想到这点,李牧的头皮不由得一阵阵发麻,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还好他发现得早,不然真要落入圈套中了!

    这一瞬间。

    李牧忽然想到很久以前,廉颇老将军对白起的评价。

    廉颇叮嘱李牧:“白起此人,杀心太重了!你以后务必要小心!”

    当时李牧还有些不理解,杀心太重是什么意思?是说白起嗜杀吗?这难道不是公认的事实吗?天下人都知道白起喜欢砍人头!这有什么好提醒的呢?

    那个时候的李牧,还无法感同身受,此刻与白起对线,感受着对方强势无比的战争风格,几乎无时无刻不想将他包围全灭,那凶残的感觉,几乎扑面而来!

    “这就是天下第一将军,武安侯白起吗?”李牧忍不住喃喃自语。

    这是他第一次和白起交锋。

    从某种程度来说,李牧是听着白起的凶名长大的,他清楚知道秦国有这样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

    当年长平之战,他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不久的年轻小将,和当时的赵括差不多,都是只有理论,并无多少实战经验。

    随着十几年过去,当初的李牧,现在已经成长了起来。

    李牧不止一次在想,如果赵括没有死在长平之战中,是否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呢?

    或许和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更优秀,那对抗白起,或许不会那么被动了!

    这一切,就不得而知了。

    此刻,已经反应过来的李牧,迅速下了好几个军令,想要摆脱了秦军的包围陷阱。

    意识到敌人发现陷阱的白起,根本不以为意,又重新组织包围圈,继续包围赵、魏联军。

    似乎不将对手全歼,这场战争便是白起的失败一样。

    面对一个已经‘极尽升华’、老谋深算到了极点的白起,还有些年轻的李牧,一时间手忙脚乱,根本难以招架。

    或许再给李牧十年的成长时间,他绝对不会如此狼狈。

    可惜,时不待他!

    此刻的李牧,也意识到了,继续打下去,迟早要被全歼!

    “必须动用我们的所有骑兵帮忙周旋,让他们协助我们撤退。”李牧生出了这个念头。

    他还有最后的底牌没有打出来,赵国的骑兵!

    这张底牌,是李牧的王牌。

    自从赵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后,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瞬间显现出来。

    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一时间“辟地千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