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日灭韩,天下震怖!傻眼的李牧!(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日灭韩,天下震怖!傻眼的李牧!(求订阅) (第2/5页)

才有一线生机。

    但这些老臣显然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韩王这样做,反而是自寻死路。

    然而事实却更加残酷。

    韩国不管怎么选。

    都是死路一条!

    灭亡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两条路都是通向灭国的道路。

    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站着死,一个是跪着死。

    站着死,即便死,也会咬掉秦的一块rou,让天下震动,让秦军有些损失。

    然而。

    抱有侥幸心理的韩王,终究还是选择了跪着死。

    几日后,当韩王发出声明后,支持秦王政的行为,那些外戚有叛国之行为,秦王政这是拨乱反正的行为。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韩国的处境瞬间变得孤立无援。

    而与此同时,秦国大军已经压境。

    秦军发兵攻打的理由也很直白——韩王的道歉,不够诚恳啊。

    什么叫拨乱反正?

    侮辱谁呢?

    那几个外戚根本没有造反的意思,他们的死,是为因为他们罪有应得,杀了秦国之民,所以才死的,而不是什么所谓的造反!

    一句话,你韩国给我们找什么理由和借口呢?

    难道为了秦国之民杀外戚就不行了?非得找个造反的理由,才算是冠冕堂皇吗?

    当韩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这是何等的羞辱,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这简直太尴尬了,现在脸面丢了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秦王竟然真的出兵了!

    要命啊要命,这十三岁的秦王政,怎么就这么好战,一上位就要打他?他难道不知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吗?

    这一定是那白起的决定!

    白起是秦王政的师傅,更是秦国的新宰相,位高权重,多半是他又想砍人头了!所以才催促秦王,发兵攻韩!

    一想到白起这个名字,韩王的头皮便是一阵阵的发麻,他的名声实在是太恐怖了。

    很快,又一个消息传了过来,韩王看着这份军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直接瘫坐在席上,他不敢置信的喃喃说着:“这该死的叛徒,我是如此的信任他……”

    “这该……如何是好啊?”

    ……

    一直以来,秦之东出,困在三晋。

    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分出的韩、赵、魏三国。

    这三国本就是一家,可谓同气连枝,每次秦国东出,都会受到这三家的阻拦。

    虽然三国在平时同样有矛盾,但在面对西部秦国的战争中,往往相互支持,配合行动。

    不要问为什么,在面对秦国问题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团结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历代的秦王的决策不断在变化。

    从秦孝公时期的中立楚韩、联合齐赵、削弱强魏。

    到秦惠文王时期的连横弱楚。

    再到秦昭襄王前期魏冉为丞相的蚕食诸侯、削弱三晋,后期范雎为丞相的远交近攻。

    得益于历代秦君的披荆斩棘,给苏澈累积了深厚的家底,此刻出击,便是有着鲸吞天下之心。

    第一个目标,便是一直左右横跳,实力又弱的韩国。

    而韩国的第一个目标,则是韩国的南阳郡。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时代,凡是位于山地以南、河流以北的地方都叫“阳”,南阳基本是一个像张三李四一样通用的名字。

    所以,战国时有不止一个“南阳”,常常造成混淆。

    晋国有一个南阳,大约在黄河以北,山西南部,后来被韩、魏、秦争夺。

    楚国的南阳,差不多是现在的南阳。

    齐国也有一个南阳,大约在泰山以南。

    秦有一个南阳,韩也有一个南阳。

    所以,当白起的十五万大军来到韩国南阳郡后,他有些不屑一顾的说:“就这里也配称之为南阳?”

    他面露凶光,已经准备好大开杀戒了,他的眼中闪过这样一个个画面,人头,很多的人头,京观,如同山一般的京观……

    很快。

    南阳郡的太守王腾直接出城百里,将南阳郡拱手献上,投了秦军!

    秦国的将军可是白起啊,这还打个屁?

    不打了,爷投秦了!!

    南阳是韩国重镇,驻扎的也是韩国精锐,太守王腾的投诚,自然不是太守一个人,还有大量精锐韩军!

    这里的军队,本就是韩王调集全国的精锐,投放到南阳郡,就是为了作为前线,抵抗住秦国的大军。

    可现在,这些韩国的精锐,全都落到了秦国的手中。

    当韩王看到这个消息后,直接就绝望了。

    韩国的家底啊……就这样没了?

    这是天亡我韩啊!

    事实上。

    就连白起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有些不敢相信。

    还有这种好事?

    这真不是在诈降吗?

    是不是这些狡诈的韩国人的诡计?

    可很快,随着白起小心翼翼的将南阳郡全盘接手之后,不免诧异的发现,竟然不是诈降?这是真的投诚?

    这是什么情况?

    这年头打仗还能这么打的?

    老夫的名气这么好用了?

    当时白起就有些无语了,他本来都打算大开杀戒了,却不想这韩国的守将,直接望风而降。

    白起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南阳郡拿到,同时还多了数万的军队。

    这把白起弄不会了,连忙将这个消息禀告了秦王政。

    咸阳。

    秦王的宫殿中。

    当苏澈亲眼看到这份军简后,不由得蹙起眉头,下意识喃喃自语:

    “南阳郡太守王腾望风而投,兵马近十万。”

    “如此数量的兵马,多是韩国的大半家底。”

    “如果此刻继续攻韩,是最好的机会,可又恐后方的王腾出尔反尔,继续闹事。”

    “若是被切断粮道,再有其他诸侯国支援,届时将兵临险境。”

    “所以当务之急,是完全控制南阳之地,将这里彻底转化为秦土,将那些降军打散重组,完全转化为秦国士兵,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