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有一计,背水一战!绝望的魏无忌!(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有一计,背水一战!绝望的魏无忌!(求订阅) (第4/6页)

    苏澈听着这个有些奇怪的问题,下意识的说着:“因为您比较牛比?”

    这话一出,身后的王龁,蒙骜,蒙武,王翦等人,差点要绷不住了。

    王龁实在是忍不住,捂着肚子,哈哈哈的笑了出来,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白起瞪大了双眼,愕然回头,看了一眼苏澈,无语的说道:“你在说什么?”

    随后他又瞪了一眼王龁,咬牙说着:“很好笑吗?你在笑什么!”

    王龁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无奈的说着:“大将军,实在是忍不住,抱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前些日子,牛比这个词语便是苏澈创造出来的。

    苏澈说:“如果要形容一个人特别厉害,那用这个词总没错了。”

    王龁问:“为什么是这个词语呢?”

    牛的生殖器官,到底为什么特别厉害了?

    苏澈解释道:“说来话长,这个词出自老子《道德经》中……”

    蒙骜无语的说:“我看过老子的道德经,怎么看到这个词语?”

    苏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没看过?《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牝字本义是雌性的兽类动物,‘玄牝’意旨玄妙的母性,喻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而牛比就是从这个牝拆分出来的……”

    这个解释,让大秦的猛男天团一众将领直接无言以对了,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是一本正经在胡说八道啊。

    老子如果知道你这么解析道德经,还不得跳出来打你一顿啊?!

    方才白起风轻云淡的和苏澈说正经的事情呢,苏澈打了个这个岔,顿时让他没什么心情了。

    白起敲了苏澈一个脑瓜崩儿,恶狠狠的说:“什么牛不牛比的,我要说的是,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

    苏澈捂着脑袋,这一下来得很突然,他还真躲不过去,无奈的说道:“好吧……不过,师傅你怎么做到知己知彼呢?”

    “自然是依靠我们的细作!”白起哼了一声,淡淡说道:“我能百战百胜,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细致的情报,让我对战场无比的了解,对方军队的作战计划,各种部署,在我的眼中,都是清清楚楚。”

    “你可晓得,我甚至连信陵君魏无忌昨天吃的什么,都能大概知道……”

    这话让苏澈愣住,他还真没想到这其中的情报差距。

    在战争中,情报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这也是苏澈在上一次模拟中,组建情报部门的原因。

    在春秋时代,还未有人知道这些,大家哪怕打仗都很将礼仪。

    自从孙武的一句“兵者,诡道也”,直接将华夏大地的战争风格给带跑偏了,逐渐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一点。

    其中的佼佼者,便是秦国,在秦国的变法改革之下,秦瞬间化作一个古典的军事国家,有无数个探子、细作前往其他六国,为秦国带来了无数情报。

    这个时代的六国,甚至没注意到这点,他们的法律版本很落后,对于民众的约束也非常的低,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与国家的概念,六国都是周天子的诸侯国罢了。

    比如原本的历史上,李斯本是楚国人,学在齐国,学成之后到秦国施展抱负,求得富贵。

    而吴起是卫国人氏,先后事鲁,奔魏,入楚,在每个国家都担任过军职,都立下了战功。

    此外,商鞅也是卫国人,先在魏国效力,后不受重用投奔秦国,在秦国实行变法。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比如苏秦一个人就能佩六国相印,可以想象六国的开放风气。

    所谓“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就是如此。

    不过秦地不同,秦法严苛,和六国根本就不是一个画风的存在。

    所以秦人的细作和探子可以轻松的随便进入六国之中,打探所有需要的情报。

    而六国,却很难进入秦法严苛的秦国。

    这就是本质上的差别。

    苏澈愣了一下,有些好奇的问着:“如果传回来的是假情报呢?”

    “这个问题不错。”白起缓缓说着:“作为统帅者,你要顾全大局,你要高瞻远瞩,要将你的目光,放到整个棋盘上。”

    “你要学会如何判断哪些情报是真的,那些情报是假的。”

    “如此一来,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棋手。”

    “而不是一枚棋子。”

    苏澈听了这话,认真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师傅。”

    与此同时。

    随着秦国的六十万大军在河边安营扎寨后,六国联军的八十万大军,同样来到了附近。

    此刻,另一座高山上。

    信陵君魏无忌同样登高望远,他看着远处的河边的秦军,不由得挑了挑眉头:“竟然是真的……秦军竟然真的背水安营扎寨?这……”

    一旁的将领自然也看到这一幕,一个个不由得面面相觑,对眼前这一幕,显然有些无法理解。

    过了半晌,有人嘀咕道:“白起这家伙,真的是老眼昏花了吗?”

    “曾经的白起,现在竟然昏了头了?他竟然敢选择在这种地方安营扎寨,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背水安营,这是兵家大忌,秦军已经没有退路了!”

    “这是我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