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下第一猛士,范子也!(求订阅) (第3/5页)
由于吴国展现的恐怖战力,秦国难免为之忌惮,秦公只想坐观其变,并不想帮忙。 于是乎,申包胥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停,不吃不喝,七天七夜,其哀声不绝。 秦公看着申包胥这般撕心裂肺的样子,摇头叹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有我老秦人一口吃的,绝对不会让你楚国饿着。 秦楚百年同盟,情谊至深,可见一斑。 至于很多年后,那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此刻申包胥听到秦公这一首《无衣》后,连忙对着秦公顿首,感激秦公之大义。 秦公对申包胥说:「吴军虽然强大,楚王虽然残暴无道,但有你这样的臣子,楚国是不会被灭亡的!」 秦公连忙联合诸侯国,要诸侯国一起发兵援楚,吴国的强大已经超出他们的掌控,必须要阻止他们的崛起!否则这又是一位霸主!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一位霸主! 诸侯国们,很有默契的同意了秦公的邀请。 于是乎,秦联合晋、郑、蔡、鲁、宋、蜀六国,组成了七国联军。 这七国联军加在一起,足足三十万人,对外号百万大军,声势浩荡,联合进楚。 至于其他的诸侯国,要么因为连年的征战,导致国力衰弱,无力支援楚国,要么是因为狭隘短视,不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惧怕强大的吴国,根本不敢出兵,选择了坐山观虎斗。 随着百万大军的名号打出,诸侯国的国君们,无不赞叹,为了楚国,联合百万义士,这是何等的品德啊! 而原先那些楚国的附庸小国,开始了反复横跳,向联军讨好,表示自己只是暂时屈服于吴国的暴力下,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归附! 楚国。 郢都。 当苏澈收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丝毫的 慌张,他看向了一旁的孙武,笑着问道:「你怎么看?」 孙武同样镇定自若,笑着说道:「百万大军?这真是太夸张了,这天下打了这么多年,中原的诸侯国们,早就被晋楚两国打得伤筋动骨,他们何德何能,能凑上百万大军?」 「依我之见,五十万大军恐怕都没有。」 「可能只有三十万,四十万大军?」 孙武有些不确定,毕竟情报来源很少,无法推断七国联军的具体人数。 但他的猜测很准,这七国联军,号称百万大军,还是有晋、秦这样的大国,最起码也有三四十万吧? 如果这都没有的话,那他们谎报人数,可真是吹得太大了。 一旁的公子庆忌忍不住说:「可三四十万,已经很多了,我们该如何抵抗?」 「稍安勿躁。」孙武淡淡的说:「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即便七国联军人数众多,可他们却无法抱成一团,各国之间的指挥,谁也不服谁……」 「如果强行联合在一起的话,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可如果分兵而动的话,那就给了我们逐个击破的机会。」 「只要我们击败了他们,下一步问鼎中原,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了。」 「这是我们的危机,也是我们的机会。」 「我们手上有多少人能用?」一旁的伍子胥皱着眉头,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二十万。」苏澈淡淡说道,有这么多的可用之兵,是他能镇定自若的原因。 原本伍子胥,孙武,苏澈,三人各带着三万大军来楚地,一路攻伐,难免出现伤亡,阵亡加上受伤的士兵,足足有两万,也就是说,原本的九万吴军,只有七万可用。 另外那十三万,自然是来自于楚军的俘虏,他们被收编进入吴国的军队中,训练几日,已经勉强可用。 「这么多?」伍子胥有些惊讶的说,「怎么会这么多?你收编了多少楚***?」 「十三万。」苏澈说。 「十三万楚军,能战的只有七万吴军了?收编这么多的楚军,不会出现问题吧?」伍子胥有些忧虑。 他的担忧是很正常的,毕竟这些都是楚国人,编入军队中,随时可能倒戈相向,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比正面对敌还要危险一些。 很简单的道理——楚国的士兵,凭什么给你吴国人卖命呢? 「我已经下令了,从此以后,再无吴楚之分,吴国就是楚国,楚国就是吴国,吴国的士兵不准歧视和糟践楚国人,楚国的士兵也享有和吴国士兵同样的待遇。」苏澈淡淡笑了笑,缓缓说着。 在伍子胥和申包胥打嘴炮的这段时间里,苏澈连续下了好几道政令,同时任用了不少楚国本地的贤才,这大大稳定了楚国的民心。 此外,苏澈还对楚国的降军做出了承诺,他们出战后,和吴国士兵是同等的待遇,二十等军功制,对他们同样有效! 这些政令与承诺一出,原本还孤傲的老楚人,直接红了眼。 说到底,这些士兵,不过是最底层的小人物,经常连饭都吃不饱,能指望他们有多少的爱国情怀呢? 而且这个时代本就没有大一统的概念,读书人们为了一展抱负,经常去其他国家为其他国君效命,为什么到了士兵却不行了?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二十等军功制对楚国士兵同样适用的时候,这群士兵一个个直接投吴了,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那种! 现如今,这二十万大军,在苏澈看来,都是可用之兵! 听着苏澈这话,伍子胥顿时皱起眉头,他问道:「你这样做,吴国的士兵和百姓会有意见的 。」 吴国作为战胜国,应该是享有楚国一切资源的,而现在,花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好不容易才打下了楚国,却让楚国享有和吴国一样的待遇?这还打什么仗?这是为什么而打仗呢? 所以,吴国士兵和百姓会有意见,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苏澈却不以为意的说:「他们懂什么,这不在于我们吗?」 「在于我们?」伍子胥一愣。 苏澈点了点头,喝下茶盏中的黄酒,继续说道: 「是啊,底层的百姓,大多是愚昧无知的小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