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鹤仙楼听琴 (第2/2页)
足下误会了。”宋游诚实道,“在下对作诗写词一窍不通。” “那便是要花钱了……” 男子顿时露出羡慕之意,说道:“真羡慕兄台,听说楼上比楼下听得清晰多了,何况晚江姑娘容貌无双,能亲眼见她素手抚琴,想必与隔层楼板倾听琴音又是不一样的感觉。只是在下困窘,拿不出那十五两银子,就只得在楼下听了。” “也许差别不大。” “那可差多了!” 男子顿时睁大了眼睛,与他讲解一番楼上与楼下听有多大区别,离近了听与离得远又有多大区别,直讲得好像他是上过楼、既在前排听过又在后排听过一样。 之后才与他讲上楼的方法。 晚江姑娘自然不会来主动讨钱。 说是等下抚琴的老先生告退之后,进了后边,想上楼听晚江姑娘抚琴的人,便跟随老先生进去。后边会几个伙计端盘等着,你把银钱奉上,伙计们自然会记得你的样子,只管出来喝酒作乐,等过一会儿,伙计们自会出来请你上楼。 “切记!要一个一个的进去,不可与别人一同进去,如此不雅!” “多谢……” 宋游露出笑意。 赚个钱,搞得真麻烦。 随即便饮酒听琴。 身边一桌士子,小声谈论,说的是前些天陈大官人照影画竹之事,对那陈大官人一片赞誉之声,又说起自家院中被砍掉的湘妃竹,说起自己从哪挖来的又种了多少年,曾与哪位好友漫步竹下,听风谈月,即使那些竹子与妖鬼相关,也觉得可惜。 褡裢里的三花猫偶尔动弹几下,被同桌男子看见了,宋游问他可不可以带猫上楼,他只说不要被伙计们看见。 不多时,琴声停了。 老琴师收起了手,起身与众人行礼,口中说道:“多谢诸君,接下来我家主人要在楼上弹奏仙乐,老朽就不打搅了。”
深施一礼,便往后边走去。 大堂之中,顿时有人左右环顾,面面相觑。 很快有人起身,跟随老琴师往后边走去,也有人与他几乎同时站起,不过互相对视,推辞两番,起身时间稍稍靠后一点的便坐下了,只留下最先站起来的那位士人走进大堂后边,似乎大家都不想让别人看见他们为了心中雅乐而付出银钱的画面。 宋游在边上看得实在有趣。 那人出来,又有人进去。 直到几乎没人了,宋游才站起身,跟他们一样,走到大堂后边去。 里边没什么特殊的。 与那翟姓男子所说差不多,是几个捧着盘子的年轻伙计,多数盘子里都装了东西,盖着红布,看不见多少,只有一个空盘没盖红布。 “在下对晚江姑娘仰慕已久,想上楼听姑娘抚琴。”宋游也很主动,掏出十五两银子,放在那唯一一个空盘之上,“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多谢客官。” 伙计恭恭敬敬弯腰道谢:“客官回去饮酒即可,等下小人会来请客官。” “多谢。” “对了客官……” “怎么?” 宋游刚准备出去,又回头看他。 只听这伙计小声提醒:“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是告知客官,与客官同桌饮酒之人,乃是个惯于撒谎的人,客官不要轻信他的话。” “怎么说?” “此人好琴好酒,每日下午都来店外听曲,晴朗时就站在街上,自带酒水,醉了就在街边睡一下午。若是遇上雨天,或是哪天自己没有带酒,他就装作来店中花钱的样子,专挑独自一桌、看起来又好说话的客人,上前搭话,蹭席蹭酒。” “原来如此。”宋游想了一下,露出笑意,又问,“除了蹭席蹭酒,可还骗过别的东西?” “这倒没有。” “几位为何不驱赶他呢?” “我们与主人说过,主人见他是爱琴之人,便叫我们不要理他就是。” “这样啊……” “只请客官多多注意,赠他酒水无妨,若他说别的事情,还请不要轻信。” “多谢。” 宋游与他拱手,便走了出去。 男子依然坐在原位,回头看了看街上的雨,又瞄了眼宋游,只是这次迅速便将头低下了,装作随意的问:“兄台可还顺利?” “顺利。” 宋游语气依旧。 大概他便是最后一人了,自他之后,没有人再往后边去。过了一会儿,几名伙计走出来,一一请方才进去过的人上楼。若有人想带酒上去,伙计们便将他们桌上酒壶酒杯都一并拿上。 最后才请到宋游。 只是当伙计问他要不要把酒带上去时,他却拒绝了,只与同桌人行礼道: “在下实在不爱饮酒,来到这里,不点酒又好像奇怪,喝不完实在可惜。看足下是个爱酒之人,在下又与足下有缘,承蒙足下指点,若足下不嫌弃这酒便宜,便请足下替我喝掉吧。” “多谢兄台。” “多谢足下……” 两人互相道谢,宋游这才挎上褡裢,往楼上而去。 走到楼梯间,回头一看—— 街上已站了不少行人。 一时好似勾起了回忆。 当年在逸都时,自己黄昏时路过松庐,杨公在里头抚琴,墙外也是有不少爱好音乐之人站着,自己也曾去站过。 …… 月初求月票,拜托拜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