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废土世界_181、呼啸而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1、呼啸而来 (第2/2页)

 还有人托关系找中介走私出口

    网上有人总结:抗病毒口服液最大的意义并不是预防治疗的效果,而是由此传递出的积极信号,正所谓信心比黄金重要,有了抗病毒口服液,群众对于未来的信心极大增强了。

    另一方面,极大增强了国内民众的幸福感,人无我有,连国外的富亲戚都求上门了,这让心里一直隐隐嫉妒的网民们心里暗爽,你不是在国外牛逼吗?怎么还有求上门的一天。

    国内部分网友陷入了狂欢。

    平时短视频平台上,国人纵横亚非拉美,各种晒生活,晒幸福,晒风景

    让国内网民们羡慕嫉妒恨。

    恨不得取而代之!

    现在,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就是这样,你过得比我好,我心里不爽,有一天,我扬眉吐气了,我肯定也要让你知道。

    不少人在网上开启嘲讽模式:

    不是说永远不回来吗?

    东食西宿,哪里有便宜就去哪里,既然移民了,干脆把中国国籍注销得了。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前信誓旦旦说再见,这看到好处,马上又开始吃回头草。

    不过,这些都是小插曲,无碍大局。

    中华游子,不管在世界各地,只要不当带路党,都是一家人。

    当带路党,向来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为了最快解决问题,各方通力合作,用最快速度铺货到一线窗口。

    也多亏了陈晓在临床试验前就开始囤货,提前几个月生产。

    这才让抗病毒口服液的产能勉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从上海的华山医院到农村的乡镇卫生所,全部铺满。

    诺兰生物的口号就是让人人买得起,用的上。

    华哥,你就帮我一次。吉向飞哀求道。

    辛冠华很无奈,我哪有那个能力。

    吉向飞:你不是和陈晓关系不错吗?

    辛冠华无语:这种小事,让我去找他?

    吉向飞:大哥,这可不是小事,你不知道现在这个抗病毒口服液有多火,已经炒到一万多一支了。

    辛冠华瞪大眼睛:开什么玩笑?

    吉向飞:咱们国家为了补贴国内市场,将海外销售的价格定到五千元以上,而国内市场,因为纳入医保原因,只有58元。

    辛冠华惊讶:差距这么大?那岂不是有巨大的套利空间。

    吉向飞:谁说不是,这还只是出场价,国外黑市上已经突破万元了,利润堪比军火和贩大叶子。

    辛冠华问:你搞不来吗?

    200的利润已经足以让人冒着杀头的危险,

    更不要说上百倍的价格差。

    吉向飞:搞不来,为了防止有人从中谋取私利,诺兰生物专门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据说,利用了什么人工智能加区块链技术,对实现全流程管理,确保每个医保账户只能购买一支,技术上的事,我也不懂,反正就是搞不来。

    辛冠华来回走了两步,让我去找陈晓,我实在开不了口,这个东西,你就是倒腾一些,又能挣多少钱?几千万?这个人情,我要留着干大事。

    吉向飞失望,几千万对于老大来说,不算多。

    对于他,就是天文数字了。

    更不要说,这个时候,谁能买来抗病毒口服液,谁就是圈子里最靓的仔。

    代表着能量。

    辛冠华:我给你出个主意,你看,现在黑市上这个药炒的这么贵,你就直接去买得了。

    嗯?

    辛冠华:你要知道,很多人是要钱不要命的,再说了,这个病对一般人来说,抗抗就过去了,从他们手里把药买过来。

    吉向飞豁然开朗,大哥,还是你想的远。

    对于很多缺钱的人来说,拿药换钱,也不失一条发财的路。

    再说了,即使把药卖掉,真送到医院,国家能不管?

    辛冠华摇头,我估计早就有人发现这个路子了,不过是低调,闷声发大财罢了,你要想做,只能去偏远地区了。

    甚至更远一点猜测,这里面未尝没有监管部门的默许。

    相当于变相的发福利。

    只要自己能忍受生病时的痛苦,拿药还钱也未尝不可。

    吉向飞兴奋道,远点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大哥,不跟你聊了,我现在就去,争取分一杯羹。

    说完兴冲冲离开。

    辛冠华摇头笑了下,这个小弟没什么头脑,但是对自己还算尊重。

    秦桧也有几个好朋友呢。

    他正要起身离开,突然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陈晓和叶文君两人在不远处喝咖啡。

    从这两个人的坐姿看,似乎有点暧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