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2章 源质晶石 (第4/4页)
写能场晶石。 确认支付。 轻微空间波荡,一黑一灰两枚晶石出现星台。 龙柏发动水螅触须捻起,径直走向门口。 “甘遂会长,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 甘遂问道:“夜香神赐之种星痕境了?” 龙柏:“是的。” 甘遂:“依然是以致幻类力量为主凝聚星痕?” 龙柏:“夜香擅长这个。” 甘遂:“既然擅长,你就继续给它使用致幻类的能场晶石,让它接触和了解更多此类力量,开拓它的见识,帮助它进一步地完善自身星痕。” “将来进化星境,产出的夜香果,赋予的就一定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致幻能力!” “明白了!” “多谢甘遂会长!” 龙柏又问道:“甘遂会长,我还想请教一下,读写能场是什么意思?” 甘遂:“这是一个组合能力,分作‘灵魂记忆读取’和‘意识信息写入’。读取就是将目标控制起来,强行读取灵魂记忆。同理,对应的,写入就是……” 有点不好描述。 甘遂说着,停顿斟酌了一下,大量信息凭空出现在龙柏灵魂意识中: “就像这样,我现在有话跟你讲,我用‘写入’能力,将想要告知的信息化作一股魂系能量,直接传递到你的灵魂意识中,而不是用精神力交流,或者其它方式。” “这个能力具有信息传递隐蔽无法被窥视,一次可传递信息量大,高效快捷等优势。” “你是不是想问,是否可以安排夜香学习参悟‘读写能场’?让夜香也领悟这种原能力量,然后,将来,夜香进化星境,产出的神品果实质变,赋予读写能力。” “我的答案是可以这么做,有概率能成,但机会不多。具体概率受原力植物自身天赋、血脉、环境、心境、性格,以及契合度等众多因素影响,还有一些完全无法确定的运气成分。所以,具体概率没法估测,说不清楚。” “至于具体cao作方法,先让夜香感悟致幻类型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最好是达到突破进化星境层次时候,卡着,不进化。再安排它感悟、学习读写类型原能力量,扩展丰富星痕。” “当感悟达到一定境地后,进化后,产出的神品果实就有概率变异,赋予能力可能变成致幻为主,兼带灵魂记忆读取,或者意识信息写入,或者兼带读写类型。变异成复合能力。” “当然,也可能,夜香不擅长读写类型能力,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你不能强求,可以尝试其它类型。” “星境之下皆为不入流的零级生命。星境便是迈入了一级原力生命的行列,晋升宇宙生命体。对所有神品神赐之种而言,这是一次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果实价值质变跃升的机会,也是唯一一次。” “星境之后,神品神赐之种产出的神品果实,能力效果就永久固定下来,继续往上进化,无论如何成长,果实的提升就仅仅是原能质量了。” “我看你这小家伙吃得肥肥胖胖,不是还不起贷款的虫。我的建议是安排夜香尽量地丰富星痕,厚积薄发。这算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你有那么一线机会,获得丰厚回报。” “当然,失败的风险也不小,对目前阶段的你而言,损失可能有些难以承受。你自己斟酌。” “能场晶石仅仅是起一个展示,体验,教学的作用,对原力植物的成长帮助有限。每一种你买3至5颗就够了,看着用。” “明白!” “多谢甘遂会长指点!” 龙柏真诚致谢,水螅触须摇摆,额头商陆神纹闪耀,将两颗能场晶石收起,突然想起似的,不解问道: “甘遂会长,法则神树呢?比如商陆神树,它若是进化星境,产出的商陆果会有什么质变?新增其它空间能力?还是赋予的空间更大?” 甘遂:“法则神树在零级阶段赋予的是趋于完善的‘星痕’。法则神树突破进化一级生命,质变提升,赋予的‘星痕’达到完美层次。据此理论,可以推测,星境层次的商陆果是赋予完美的商陆空间。当然,也有极小概率,衍生兼带赋予其它空间能力。” 见龙柏还想问,甘遂抢先道:“商陆神树地位特殊,情况特殊,我在焰蛛部族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知道得不多,你不用找我打探。我不知道。” “你是不是还想问,焰蛛一族的空间天赋是哪儿来的?你也想要空间天赋,是不是?我的答案还是不知道。别问。再问,用商陆神树的话来讲,打断你的腿。” “额……” “基本明白了……” 龙柏说道:“甘遂会长,我再去消费一波,支持一下您的工作。” 又一股精神力意念直接写入龙柏灵魂意识: “如果你是打算购买源质晶石,我还有一点建议给你。” “源质晶石的定价,是为普通命种设计。” “普通命种,每一株用量在50至60枚最佳。少了,不足以带来有效提升,多了,提升效果衰减,不值当。” “如果你是打算海量采购,给夜香使用,我的建议是缓一缓,等它用完第一颗源质宝石,看情况再做决定。” “噢!” “多谢提醒!” 龙柏见甘遂会长守在门口挺无聊,有说话的兴致,又掉头询问道: “听鱼藤说,目前只有黎明星系产出源质晶石?” “是的。” “那就是说,错过这趟,要等六七千年之后去了?” “错了。下一趟不一定有。” “那这一批次源质晶石的数量呢?” “充足。” “甘遂会长,我还想购买一颗源质宝石……” “没了。” 甘遂明白龙柏在琢磨什么,说道:“你不像是有族群,有晚辈的虫。你若在母星没有什么羁绊,不如早点去主星系发展,那里好东西多得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