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最终的分裂 (第1/3页)
星火2003正文卷第四百七十八章最终的分裂“寄存器测试通过,也就是说,通用型量子计算机最大的困难点已经得到解决了。” “接下来,按照一般的规律,我们应该会在几个月的时间之内完成量子计算机的实装,并且上线适配。” “人类里正式进入量子计算时代不远了,但这样的技术到底会带来什么,我们还不知道” 办公室里,张进一满脸欣慰地对陈念说道。 就在刚刚,他从后端实验室里得到了寄存器读写测试通过的消息,这个消息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惊喜”,事实上更多的,是一种震惊和茫然。 是的,他知道星火很强,陈念更强。 但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困扰了许多学者一辈子的问题,居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已经被陈念攻破,快到甚至整个实验团队都没有反应过来,以至于在那条头号信息上,放的居然是那么一句乌龙的话.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毕竟,只要有成果,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只会被当成塑造研究者形象的趣谈,而不会成为攻击他们的借口。 实力就是一切,成果就是一切,这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特征。 越是停滞不前的时候,人们才越会去关注那些“结果之外”的、规则性的东西,甚至最后发展到没人敢犯错、没人敢放松,只能在任何时候都谨言慎行 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本身也就是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的赞歌吧. 想到这里,他继续说道: “当然,我上面说的只是乐观地估计。” “事实上,从寄存器,到真正能够走入人类日常生活的‘实用型’通用量子计算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与算力相关的一切都要洗牌,举个最小的例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讨论,说量子计算机的诞生可能会让全实景的游戏变成现实。” “但其实,这种幻想实现的难度远比他们预估的还要大,光是一个‘显卡’的问题,就会困扰我们的技术部门和厂商很久了.” “全实景游戏” 陈念默默地重复了一句这个单词,他突然想起了之前跟王建成讨论过的那个设想。 —— 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的大型模拟社区、或者叫拟真化跑团游戏。 它是不是也应该往这个方向走一走? 毕竟,在自己看来,让更多的真人介入,才是让AI实现快速训练、快速进化的基础。 可以跟他聊聊。 陈念挠了挠头,他突然发现,自己只是来了一趟西北,却给自己找了找了不少事情。 还真就是闲不下来啊. 于是,他开口说道: “量子计算机的问题解决,如果后续没有更多的问题,我就准备回成都了。” “当然,如果你们这边有需要,还是可以继续找我,我会给你们提供远程支持。” “没问题陈工!这次太感谢你了。” 张进一满脸真诚,他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放在了陈念的桌上,陈念没有拒绝,而是看了一眼盒子里的物体,好奇地问道: “这什么玩意儿?” “一个小型离子阱发生器。” 张进一立刻回答道: “它是量子寄存器技术的衍生产物,通过这个离子阱装置,我们可以将数个量子比特锁定在晶体介质之中。” “理论上说,存储其中的量子比特生命周期可以达到600秒以上。” “当然,从我们开始对话到现在,这个被存储在其中的光粒子应该已经.死去了。” “所以其实它是一个量子坟地.哈哈哈哈,这么说好像有点煞风景,不过陈工,我觉得伱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陈念微微点头,回答道: “完全能够理解。” 理工人的浪漫有时候就是这样,乍一看上去几乎是完全不可理喻。 且不说小型离子阱发生装置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半点浪漫色彩可言,就说张进一自己抖出来了,存储在里面的粒子10分钟之内就会消亡。 它就是一座坟墓,而且还是空空如也的坟墓,送这种东西给别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 但,它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它里面有什么,而是在于,曾经有什么。 理论上来说,被锁定在离子阱之中的量子比特,在失去能量彻底消亡之前,它已经经历过了人类无法探究的巨大数量的“选择”、也经历过了微观领域上的无数种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