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当首富:从明末争霸开始_第十九章:比外汇还要硬气的东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比外汇还要硬气的东西 (第2/2页)

主持改革的厂领导相信,我们承包之后,一定能把厂子办的红红火火!”

    刘月朝对此很认可,忽然而好像反应过来什么,偏头看向窗外,哎呀一声,惊道:“等等,这是几点了吗?一点多了吗?”

    夜色渐渐深了。刘月朝之前与朱弦越谈得兴起,浑然不觉,发现之后,才发现已经到了一点多。这时候再把朱弦越赶出去,显然有些不厚道。

    她红了下脸,说道:“今晚,我希望你就别回去了。就在这里休息吧……别乱想,我是说,你睡客厅吧。而且,在睡觉之前,我们必须演练好接下来的完整方案。”

    “从承包方案的承包金、上缴比例,到承包后需要的厂子领导权力,原料价格供应,到最终每个人预备的沟通说辞,以及针对每一个突发情况的预案,我们都需要准备妥当,这次承包,我势在必得。”

    “弦越,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

    朱弦越对上刘月朝的眼睛,轻笑地说:“俺也一样……”

    ……

    潘正华今年三十七岁。半年前上任八一六七厂副厂长时,他雄心壮志。

    之前的他在市里的一个区属纺织厂担任厂长,他任职之初,仅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严抓生产,敢发奖金,敢动干部等办法将该厂扭亏为盈,一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变成了区里的创收大户。

    因此,他迅速得到了上级的厚爱。

    最终,潘正华在半年前被升任到八一六七厂担任副厂长,级别从正科级升任副处级。

    上级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是一个辉煌的国营大厂,因为他生产的很多军品最适合转成民品,因此也即将从军工厂转为地方国营大厂。

    上级十分希望,一位有魄力的领导能够将这个逐渐落幕的大厂再造辉煌,不辜负上级组织的期望,不辜负数千名厂职工的盼望。

    潘正华曾经雄心壮志:他也一度得到还有一两年就要退休的厂一号位鼎力支持。

    可是,改革又哪里是这么容易的呢?

    半年过去了,改革的风一阵阵吹过去,厂里生产的民用品越来越多。从最开始自身生产的:军服、军靴、军帽转的民用衣帽鞋子,到后面又新生产出来的军用压缩饼干,以及最新的土霉素片。

    职工们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厂里发下去的奖金越来越多,但仓库里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收回的款项却越来越少。

    改革的风停了,潘正华的脑袋,越来越痛了。

    他发现,自己好像在孤军奋战。

    所有人都只有他在拼命地向前冲,而其他人要么是熟视无睹,要么是冷眼旁观,甚至是暗自使绊子。

    1982年11月29日。

    这一天的他,正在自己那间有些冷清的办公室里,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热闹的广场。

    厂里已经决定,暂停了土霉素片的生产任务。空闲职工们三三两两在广场上晒太阳,这让他无比挫败。

    他无心批示文件,也无心呆在办公室里。

    反正这几天下来,办公室也越来越冷清:积极向潘副厂长汇报的职工干部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过,今天似乎是个不一样的日子。

    一男一女,敲响了他的办公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