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_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主帅人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主帅人选 (第2/2页)



    这两个方向的主帅人选倒是好定,也不会引起曹魏的怀疑.可第三路,就是进攻河东这一路的主帅,几个人互相商讨下来,还是有点争议的。

    张溪那意思吧,姜叙和庞统不是还闲着呢嘛,这一路兵马,就让他们两个人挂帅好了。

    正好,就让庞统挂帅,姜叙为副帅辅助。

    姜叙本身统兵能力也不差,可以弥补庞统在统帅经验上的差距,而这个战略也是庞统制定的,他最清楚这个战略的重心在哪里,而如果要临阵应变,庞统在场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庞统却非常意外的推辞了这个主帅人选。

    理由有三条。

    第一,是因为庞统跟徐庶的情况不一样。

    徐庶在上次北伐中可以单独领兵作战,一方面是因为徐庶所统帅的麾下将军们,有很多荆州系出身的将领,徐庶只要统帅好这些人,就能达到效果。

    另一方面,徐庶其实也不是没有领兵经验,他在辅佐关羽镇守荆州期间,有过不少的随军出征经验,对军中事务非常熟悉,他所欠缺的,只是自己临阵决断的指挥能力而已。

    但庞统跟徐庶不一样,他其实和已故的翼侯法正是一样的,两个人都是纯粹的谋士。

    虽然也不能庞统没有随军出征经验,但庞统习惯于出谋划策,而不是自行决断,更加没有临阵指挥作战的经验.突然领兵上阵,并不合适。

    第二,庞统也需要坐镇长安,和李严一起处理后方政务。

    尤其是现在这个情况,诸葛亮刚刚弄了一个人事改革的烂摊子出来,还没等搅和完就急匆匆的去北伐,万一地方有变,既需要有人能坐镇长安,也要有人能领兵平叛,因此他和李严两人,一个都不能少,都必须呆在长安留守,以防万一。

    第三庞统推荐了一个比他更合适的领兵人选——邓艾。

    按照庞统的法,如今的邓艾,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战阵历练,他现在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个统兵出战的机会。

    因此,庞统建议,任用姜叙为主帅,邓艾为副帅,率领第三路兵马出征。

    这个建议吧.张溪就有点不太好回话了。

    得避嫌。

    邓艾是张溪的亲传弟子,这个世人皆知,而邓艾的能力如何,至少在大汉高层看来,将来他接替张溪的衣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可这话,诸葛亮,庞统等人可以,张溪不能这么。

    张溪也相信现在的邓艾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了,但他这个当师父的,不好去主动提这个事儿,而当庞统提议的时候,张溪也必须闭嘴。

    但好在,这些年下来,邓艾的能力还是得到了不少饶认可。

    比如徐庶。

    自从张溪入川后,邓艾基本就是在徐庶眼前成长的,这些年,邓艾的实际能力如何,徐庶是最清楚不过的.邓艾担任第三路军副帅,徐庶几乎是第一个赞同的。

    而作为第三路军的主帅,姜叙其实对邓艾的能力并不太了解。

    但是吧,这事儿姜叙也没道理反对就是了。

    一方面,邓艾是张溪的亲传弟子,姜叙就算真的看不上邓艾,也得给张溪一点面子。

    另一方面,这次作战,大汉禁军在张溪麾下作战,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族侄姜维也在张溪的指挥下作战为了自己的族侄着想,姜叙都不可能去得罪张溪。

    再加上,邓艾本身的能力也不差,又只是担任姜叙的副手.那姜叙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庞统提议,徐庶,姜叙赞成,张溪不话,李严.李严就是个人精,他好不容易借着孟达的事儿,修复了一下跟张溪的关系,才不会在这种时候讨人厌的话呢。

    就这样,三路大军的主帅,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各自商议抽调作战将领的问题.但这些,已经是一些细枝末节,不太重要的事情了。

    就此,战略决定,大汉要开始第六次北伐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