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周瑜周公瑾 (第2/2页)
“嗯嗯,大哥哥,我这句话能认识,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看看,吾,是这句吗?” “对,‘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这句话是孔子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君子’和‘器’的意思; ‘君子’在孔子时期,更多的是指有才华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 不过,在现在看来,‘君子’还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 也就是不能别人是对的,就一定是对;经过自己的想法,结合周围事物,自己给出的判断来分辨对错,这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器’,是器皿的意思,在古代祭祀的时候,要铸造专门的大型器皿,祭祀祖先; 所以,就有着这样一种法,希望一个人能成为‘大器’,也就是很有用的人。” “可是大哥哥,孔子为什么又‘不器’呢?” “这就是思想境界的问题了,寻常人都希望成为‘大器’,孔子却认为,真正有才华、道德、思想的人,就不应该成为别人手中的‘器皿’,而是应该成为执‘器’之人!” “执‘器’之人?” “对啊,所谓执‘器’之人,比如现代的这些诸侯,他们都是执器之人,他们手下的文臣武将们,都是‘大器’者!” “哇!君子好难啊!” “是啊!所以古往今来,没有几个君子是真正达标的!” “那大哥哥都有谁成为‘君子’了?” “我想想,秦始皇算一个,刘邦算一个,汉武帝刘彻算一个,再之后就没有了,现在的话,曹cao有机会!” “哇,好少啊!那秦王呢?” “秦王刘浩,也算吧!” “对,秦王一定是君子!” “所以你想要成为君子,可要非常努力才行!” “嗯嗯嗯,老师过要一步一步来,对不对?” “没错,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华、道德的人,这样就有了‘大器’的实力,而后再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谢谢大哥哥!” “不用谢!聂文meimei想要成为‘君子’吗?” “想呢,嘻嘻嘻!不过真的好难!” “没关系哦,要给自己先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比如你现在立志要成为一个执器的君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到了最后,哪怕失败了,那你最少也是一个‘大器’对不对?” “哇!真是呢!那我要成为‘君子’,哈哈哈,成为诸侯!” “哈哈哈,那你可要努力了,到时候很可能下已经一统,成为诸侯就更难了,不过,世界很大,你可以带着一帮‘大器’到海外去征服,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 “哇!太好了!我还担心到时候没有地盘可以去抢了呢!” “有很多哦!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很多!” “嗯嗯,我一定会成为‘君子’的!” “加油!” “谢谢大哥哥!” 周瑜全程听赵昌和聂文姑娘对话,早已经目瞪口呆。 在周瑜看来,赵昌和聂文的对话,简直就是大不敬,明目张胆的在讨论要成为诸侯,什么皇权在他们眼里,就是儿戏,野心昭然若揭。 那姑娘还好,童言无忌,可赵昌呢?分明是刘浩手下的臣子,依旧这么明目张胆的鼓励姑娘日后抢地盘、做诸侯,就不怕刘浩将他斩杀吗? 周瑜好不容易平复了心境,可也不得不承认赵昌对‘君子不器’解释的非常合理,把‘君子’这个称呼拔高了许多, 搞得整个历史时期,也就秦始皇、汉高祖和汉武帝三人成就,其他人一杆子就打死干净; 更让周瑜郁闷的是,赵昌现在的曹cao有可能成为君子,若非姑娘提醒‘刘浩’这个名额,作为臣子的赵昌居然直接给忽略了,简直不知道该什么才好。 这些也就罢了,作为传统文人,周瑜对赵昌直接将孔子排除在外,也十分震惊,可对比赵昌对‘君子’的定义,孔子似乎还真不达标,周瑜甚至怀疑孔子当时这句话的时候,是否真是这个意思。 他想反驳,又不知从哪里起,以至于接下来的时间里,周瑜都没有了聆听的心思,直到返回酒店,才重重叹息一声,他一直以‘君子’自认,哪知道如今看来,根本就不合格,来来去去,无非是一件‘器’罢了,如今被贬,成就‘大器’的希望也渺茫了。 周瑜还十分年轻,真甘心就这么退下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又能怎样?孙权儿根本不可能真心信任他,他在大都督位置上待得越久,孙权的杀意就越足,作为从打个孙策手中接过权力,孙权最担心的就是哪日自家大哥儿子成长之后,给他来个废立,能作到这点的,唯有掌控军权的周瑜,他不死谁死? 周瑜就是看清楚了这点,看到孙权将鲁肃安排进入接权之时,才选择了退让,这一退让,就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可能性,也等于余生即将碌碌无为,不过三十的周瑜又怎么可能甘心? 不甘心又能如何? 周瑜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感觉人生也就这样了,所托非人,一生热血再得不到施展,为之奈何? 强撑着精神,周瑜坐着马车抵达秦王府,下车之时,看到秦王府如此落魄,又感觉自己根本看不透刘浩,招待的建筑如此奢侈,自己住的王府却不过是太守府换个排排了事,到底哪一个才是刘浩的真面目? “周瑜周公瑾到!” 唱诺是必须的,三国时期,传播本就稀少,各种宴会上的唱诺明来者等级的同时,也在为这些参与的宾客扬名,比如参加秦王刘浩的宴会,本身就明来者不容觑,这种两利的相互宣传也就这么成为了规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