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吞并(五) (第2/2页)
有红袖标用以跟普通士兵区分。一开始监察兵很难下放到每个排,后来陈华清在去川东前第二次改变军制,把发放军饷的权力交给监察兵,同时受军事主官监督。这样,既防止了贪污军饷,又扩大了监察兵的影响力。 牛胜排里的监察兵把自己的小本交给牛胜,就是为了保证监察兵上交给卫所军军务司的银子数目和小本上记得一样,防止监察兵私自扣留。在月底发饷时,军务司会给牛胜排加一点福利。 同样,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军规,轻者扣饷,重者直接踢出卫所军,并取消军属待遇。从目前看来,监察兵还是很有效的,卫所军现在发展良好,没有一般明军的那些歪风邪气。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军属待遇起了效果,卫所军的士兵在当兵前都是穷苦人家,自己当兵,全家受益,若真被踢出卫所军,那不单单是自己受影响,整个家庭都受影响。 孙老爷受阻,进不了村子,便决定去找自己的本家,希望孙天望能给自己做主。同时,受阻的其他地主都在看着孙老爷,若孙老爷有办法干倒陈华清,他们就团结在孙老爷周围,收回自己的地,若孙老爷也没有办法,那就真没有办法了,到时只能打落门牙自己吞,被迫同意重庆卫的条件。不同意不行啊,不然到时候连自己在村子的宅子都没法收回了,是真正的血本无归了。 孙家村,孙天望坐在上首,看着坐在自己下边的远房亲戚,面色淡然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孙老爷愕然道:“表哥,就这?” 一声“表哥”,让孙天望不好直接拒绝,叹了口气劝道:“孙老弟,不是我不帮你,那陈华清是朱燮元面前的红人,不是一般人能弄倒的,更何况现在是什么时候,兵荒马乱的,手里有兵谁都不怕啊。那陈华清为养兵,强夺你们的地分给泥腿子,就是为了扎根,哪能轻易吐出来。” “可是……” “说起来还是你们不争气,跑什么跑,我听说那陈华清本来想找你们合作,可你们呢,一个个都没人影。这事已成定局,你就不要多想了,不然再给陈华清其他借口,你们连剩下的东西也保不住。” 见本家这么说,孙老爷无奈之下只能接受重庆卫开出的条件。 孙老爷走后,孙家孙管家很疑惑孙天望的做法,不由道:“老爷,那重庆卫千户的做法可是犯了大忌啊,那和那些造反的泥腿子有什么区别?” 孙天望面无表情,“那陈华清造反了没?” “没。” “只要没造反,犯了大忌又怎么样。现在朱燮元全凭各地卫所军和石砫白杆兵撑着,不然成都城早被攻破了。他送白杆兵一个盐井,纵容手下卫所军掠财,不然他靠什么养兵。” 还有一点孙天望没说,他的儿子孙可珍加入锦衣卫,已经引起了朱燮元的不满,再加上孙可珍在川北的胡作非为,更是让朱燮元失去对孙家的信任。在这个时候让孙天望去触霉头,傻子才干。 孙老爷屈服的事情很快传开了,各村的地主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形势不如人,又能怎么办。 很快,地契被卫所军拿到了手,立刻和拿到地的军属和租地的村民再签了一份契约,保证军属的地得到官府的承认,租地的佃户也不再提心吊胆。至于和农户的高利贷的欠条,卫所军更是在所有村民眼前给烧了,安了众人的心,也让村民们更加依靠重庆卫。 有不少人对陈华清的这一做法不解,说是陈华清留着欠条不是更好,那样更有利于重庆卫控制各村。 李家婶子对这个问题也很不解,直到黄诚的解惑。 “你想想,大人留着那写欠条,那些高利贷就能如期收回来吗?” 李家婶子想了想,说道:“很难。” “这就对了,与其拿在手中烂掉,不如放到外边用掉。” 李家婶子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如果陈华清拿着那些欠条,不仅收不回帐,还给自己留下不好的名声,何苦来哉。 还有一点不足为外人道也,陈华清烧欠条,也让村民们自觉站在重庆卫这边,因为只有在重庆卫治下,才不会承认这些高利贷。 将三角地带的村子都控制在手后,陈华清开始整编卫所军。一段时间下来,卫所军里有少部分人并不适合当战兵,只能下来当辅兵,而辅兵里有些好苗子,可以给分配到战兵队伍里。 黄诚在完成任务后,回到重庆卫,协助陈华清整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