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_213 玻璃展销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3 玻璃展销会 (第1/2页)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正文卷213玻璃展销会就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张一凡带了不少东西,盖着的,他先拿出一个长条形的锦盒,大声说道: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便补充说道:

    朱元璋看着身边宦官转呈那个盒子上来,听着张一凡的话,心中很明白:什么好事之人,不就是你自己!

    不过,他也不说破,锦盒摆到了御案上,他亲自打开一看,却发现是根木棍,便有点意外。

    张一凡这个望远镜,就是单筒望远镜,做起来最方便不过的。至少他觉得,在这个时代,单筒望远镜已经足够了。

    此时看到老丈人打开,他便在底下解释起用法。

    朱元璋也不笨,单筒望远镜的使用也是简单。只是一会,他就知道怎么使用了。

    试了试,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当即走下御座,去了殿前,用望远镜远望。

    其他文武官员,看到皇帝的样子,都是好奇。

    他们想不明白,怎么放大远处的东西?是传说中的仙法?

    除了神仙术法之类,他们压根无从去解释这种事情!

    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盯着皇帝在用,就想着到底看起来会怎么样?

    事实上,朱元璋也是有这个疑惑。

    当他用这个单筒望远镜看远处,调整着焦距,看了好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好奇地问道:

    说这话,他把这个望远镜递给了跟在身边的太子朱标。

    老早的时候,他就听说这个东西了。同时也知道,这个是用玻璃做的,而非是什么法术。但是,他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张一凡听了,便立刻解释道:

    他尽量用这个时代能听懂的话来解释,然而,这又涉及到视网膜成像,还有一些光学知识,哪怕他说了不少,朱元璋还是听不大明白。

    这个时候,朱标也已经看完,很是惊讶地插话道:

    玻璃厂就有你的股份,这是要造势么?

    张一凡心中回了朱标一句,表面上却是回答道:

    他在说着话,燕王那边却是等不及了,就从他哥那边接过望远镜看了起来。

    朱元璋听不明白原理,已经放弃了解了,对其他文武官员说道: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往回走了,同时,脸上带着笑容问道:

    这次的朝会,等到张一凡最后出场的时候,其实就是玻璃产品促销会了,因为张一凡把做出来的产品,有震撼力的都带来了。

    此时,听到朱元璋问话,便反问道:

    五十多的人了,肯定是有老花的,不过人家是皇帝,还是尊敬点好。

    朱元璋听了,顿了下脚步,然后才回答道:

    其实,前两年的时候,他都已经有让人读奏章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就是奏章太长打屁股的事情,就是让人念的。

    张一凡听了,便对朱元璋奏道:

    这个年代,不好测

    多少度。但是,张一凡也有法子。

    那就是把大概度数的镜片都带来,然后让使用者一个镜片一个镜片的试,找到最适合的镜片,然后把眼镜做出来。

    虽然说,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镜片,肯定不是最合适的镜片。但是,多少也都能帮到需要的人了。

    朱元璋一听,很有兴趣。让内侍搬来了一张茶几,摆开之后,开始试镜片。

    其他人,特别是眼睛有问题的那些,那是非常关心,也非常好奇地看着。而那些眼睛没问题的,则在排队等着看望远镜。

    最终,朱元璋选定了两个镜片,张一凡做了标记之后便对他说道:

    能解决看不清的问题,朱元璋当然也是高兴的,便接着问道:

    他可是记得的,张一凡以前说过有关微生物的。

    于是,又搬来一张茶几,张一凡亲自动手,摆上显微镜,镜片里夹着一块树皮,调整好了之后才让朱元璋过目。

    其实,最能震惊这个时代的观察对象,还是男人特有的那个。可这是御前,拿这个来观察,那是活腻了。最多是自己关起门来,或者几个好友一起观察才好。

    此时,虽然不是看精虫,可细胞壁却能观察到,也让从未见过微观世界的朱元璋大吃一惊。

    不是夏天的大太阳,张一凡也就没有表演放大镜生火,要不然的话,还能让这些古人震惊一番。还有镜子,还没生产,至少要等前期的玻璃售卖稳定过了之后再说。

    可就算这样,张一凡的这些玻璃制品一展现之后,朱元璋明显很开心,便给玻璃厂做宣传道:

    这个玻璃厂,是他儿子女儿的,作为老父亲,随口一句话的事情,自然是不会吝啬的了。再说了,这些东西确实神奇。

    这不,大都督府这边,当场便奏请皇帝,要下望远镜的订单。

    朝会结束之后,一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