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_186 倒贴到家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6 倒贴到家了 (第3/3页)

和我大哥说过这事,本来想着让我父皇那边,把南洋变成我大明的粮仓,但是短时间内怕是不可能。我父皇的注意力,还在北方那边。”

    何真听到这个事情涉及到皇帝和太子等人,顿时便格外地专注起来。

    “香山县是特区,可以特事特办,因此我想过,以香山县这边的名义,和南洋那边通商,大量收购南洋的粮食。凡是从南洋运粮回来,所收关税将会很低。可粮食一道,远比其他货物的价格要贱,目前暂未找到合适的海商前往南洋收购粮食,并且最好能督促南洋那边大力种植粮食的有实力海商。”

    张一凡说到这里,看着何真说道:“你们何家是有这个实力的,最为关键的是,还要调查南洋各地实况,愿不愿意应下此事?就算莪父皇最终无意南洋,可等太子登基,或者再下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大明肯定会有那个时候开疆拓土,到时候你们何家做一个大明朝开拓南洋的功臣如何?”

    他这个要求,就不只是贩卖粮食了。是要刺探南洋的详情,为大明军队以后南下铺路。

    这也是张一凡看到是何家站出来,针对何家,他就临时提高了要求。要是换了普通的海商,他肯定不会透露这个意图。

    对张一凡来说,既然穿越过来了,那南洋肯定是要拿下的。不但是粮仓,更是以后橡胶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种植地,还有各种矿产,再怎么样,都不能让西夷占了去。

    朱元璋的主见太强,张一凡没把握可以肯定说服他,但是,将来朱标当皇帝的话,他就有足够的信心说明朱标出兵南洋的。

    还有朱雄英,如今才三岁而已,更是容易调教的小小皇帝。

    何真听了,表情很是严肃,立刻追问道:“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不是!”张一凡听了,摇摇头说道,“这是我的计划,南洋其实是个宝库,为了大明朝的百姓不挨饿受冻,那南洋的粮食之类,必须得为大明而种!将来大明朝再开疆拓土的时候,也能以南洋为踏板!”

    何真:“……”

    此时此刻,他又一次震惊了。

    他没想到,驸马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把目光看向遥远的海外了?他这野心,这也太大了吧?

    可是,这话语间的霸气,却是毋庸置疑的。他能感觉到,在驸马的眼里,南洋是一定会属于大明朝的。

    这不,他身后的何荣听到这话,已经有点激动了,错过了大明开国,如果能挤身于新一轮的开疆拓土,那也是很好的啊!

    但是,何真显然没有激动,反而严肃了表情,对张一凡说道:“驸马可知兵战凶危,我们大明朝要先攻占南洋,代价会有多大?就南洋那边,风灾不断,甚至地龙翻身不停,占据那里是不是会得不偿失?”

    张一凡听了,并没有因为何真的质疑而不高兴,反而吩咐在边上站着侍卫的朱五道:“上茶!”

    之前的时候,何真父子在这偏厅等候,连杯水都没有,如今驸马吩咐上茶,明显是更看重了。

    不过此时,何真却并没有欣喜,反而看着张一凡,等他回答。

    张一凡也没有让他等,便认真地对他说道:“我比你更清楚南洋的情况,你说得这些,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我也没打算现在就极力说服我父皇。图谋南洋的事情,甚至可以等到太子登基之后都可以。”

    “格物以致之,我会努力改善大明的条件,让大明军队变得更为强大,让大明百姓生活得更好,让大明朝变得更为强盛。等到那时候,我大明朝会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新一轮的开疆拓土!”

    说到这里,他看到何真的脸色,似乎有一丝变化,便猜到他是不信。

    想想也是,他刚才所说得话,太过夸张了,只是其中一项,就不知道是多少明君贤臣努力追求都不一定能成的。更不用说,他还说得那么夸张了。

    于是,张一凡便看着何真问道:“你觉得如今香山县的这一切,在两年前,你能想象么?”

    听到这话,何真明显一震,随后如实摇摇头说道:“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香山县会变得如此之好!”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然后说道:“你且看着好了,大明朝的香山县,会越来越多的。或者就不说其他,就大明军队这边,我之前发明了鸳鸯阵,改良了火药,发明了新式火炮等等,这些目前还没发威,但是你看着好了,前元余孽很快会不堪一击。大明朝的军队,将是全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必然是毫无疑问的!”

    鸳鸯阵和火药改良的事情,何真已经听说,但是没见过。此时听张一凡说来,顺带着他对其他也多信了一份。更不用说,他刚来的时候,刚好看到了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卒进京面圣。

    如此种种,以何真的眼光,自然是看出来,说大明军队天下第一,确实不会有假。

    要不然,他当年也不会主动投降大明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