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研究院 (第2/2页)
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水泥。 因此,他便认真听着,看张一凡到底是想说啥。 张一凡一口气举了几个例子,然后才总结道: 朱标听了,点点头说道: 不过,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又道: 这确实是个关键点,张一凡听了,便回答朱标道: 真要是种地的老农来研究,他只会自己知道的那点,就算是善于琢磨,那也等于是闭门造车,要想有成果,真得很难。 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其他行业的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一直是以读书人为尊,因为他们通过阅读,能懂得更多,眼界打开,自然就更容易推陈出新了。 要是在别的地方,朱标可能还有疑惑,但是,在香山县这几天的参观,他一下就明白了张一凡的意图,当即带着一点惊喜问道: 普通工匠肯定创造力低,但是,有文化的工匠,那创造力就高了,这是很自然就能想到的事情! 张一凡听了,当即回应道: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 朱标一听,当即来了兴趣,便站起来说道: 之前参观的时候,藏书阁是没去的,当然,宋濂他们是自己去的,反正朱标是没去。 相对其他皇帝来说,朱元璋绝对是个务实的皇帝,并且眼下大明开国才到第十个年头,朱元璋还在寻找他治国的理念采用何种学说为好? 受他的影响,朱标自然也是一个务实的太子。参观了香山县,感受到香山县的欣欣向荣,听了张一凡的解释,感觉到所谓杂学的经济效益,他当然是感兴趣的了。 张一凡看朱标很有兴趣的样子,他自然也是高兴,当然是陪同的,便跟着站起来说道: 朱标听了,只是笑了下回答道。
在县衙后院这边,张一凡挖了个小型泳池,教会了朱镜静游泳;如今朱镜静成为了教头,正在教太子妃和朱雄英游泳。 在岭南这种天气里,玩水其实一种享受,就算学不会游 泳,都能玩得不亦乐乎。 张一凡听了,便对朱标说道: 如果大明皇帝都会游泳的话,估计就会少几个落水死的皇帝了。在原本历史上,正德皇帝、天启皇帝好像就是和落水有关。 朱标听了,只是笑笑,没有答复这个事情。 他在香山县已经来了一段时间,总不能一直待在香山县,可香山县的一切,都是太新奇了,还有好多要看,要想,忙着呢!……………… 藏书阁离县衙不远,走几步路就到了。 让张一凡和朱标想不到的是,出去逛的宋濂师徒,竟然就在这藏书阁阅览室。 张一凡修建这个藏书阁的时候,就是按照后世图书馆的样式来修建,有阅览室可以安静看书的。 并且,他对这个藏书阁的标准很高,比如,县衙里面才能享受到的冰块,藏书阁这里也有。 这么一来,香山县这么热的天,藏书阁这里就成了避暑热门地点,还是免费的那种,但是前提是在这里认真看书,要不然就会被赶走。 也是这个原因,藏书阁在香山县甚至以外的地方都有名,很多人就算为了避暑,都愿意来藏书阁看书,无形中也促进了香山县的文风。 阅览室有三处,其中两处是安静看书的地方,另外一处,有挡板隔开,允许小声讨论看书遇到的问题。 朱标和张一凡一过来,就有底下人过来禀告,说宋濂师徒在讨论问题。 不过朱标并没有马上过去,而是先看了下离他最近的两个阅览室,发现里面很多人都在认真看书,于是,他也没进去,就去了藏书阁,查看藏书阁的规模。 藏书阁这边,又分内外两层,外面一层,借阅者能自己动手翻看想看的书籍,如果觉得想看,就拿着书去管理员那边办手续; 里面一层,借阅者就没法翻看了,只能看到对应的书籍介绍,如果想看,就需要管理员帮忙取了。 朱标看了下,这里的书籍种类繁多,从经史子集到宗教经典,再到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等都有,但是要说量的话,还真不是很大。 张一凡陪着朱标,给他没事道: 从东晋开始,特别是宋朝南迁,带动了江南的繁华和文风的鼎盛。其他地方,终究是比不上江南的。 虽然张一凡觉得还不满意,可朱标却看得很是意外,连声赞道: 说完之后,他有些好奇地问道: 张一凡听了,苦笑一下,用手一指边上空着的一大块地方说道: 朱标一见,很是惊讶道: 张一凡听了,回答道: 有一点让他没想到的是,《三侠五义》比其他仙侠类的更受追捧。 朱标看过一些《仙剑奇侠传》,主要是里面的行文方式和他父皇讨论过,但是,忙于政事,他就算有兴趣,也没那时间看这些闲书的。 此时听到张一凡的话,便笑着对他说道: 张一凡一听,却是不赞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