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四章 先秦,大秦!历史的影响!大秦国策! (第2/4页)
br> 因为他们是从异界跨界而来,皆靠殿下的神通之力。 但是有关于这一方世界的先秦,这几个月时间,王翦也是有了几分了解。 这一方世界的历史也存在大秦,而且,这一方世界大秦灭亡的原因,正是曾经大秦许多文武最为担心的后继者问题。 这一个世界的历史之中,没有嬴玄的存在,最终二世而亡。 “或许。” “在我大秦世界内,如果没有殿下的出现,结果也是与这一个世界的大秦一样,最终走向毁灭,二世而亡吧。” “万万没想到,这一方世界的大秦,最终是毁在了胡亥还有赵高的身上,还有李斯,真的难以想象啊。” “如若让始皇帝知道了,也不知会有何感想。” 想到了这一方世界大秦的灭亡历史,王翦心中也不由得一叹。 “敢问王将军。” “刚刚的太子殿下,他是哪一位秦皇之子?”张世杰又试探的问道。 刚刚,他知道了赵玄的名讳。 可是在他所知的历史之中,先秦是未曾有这一皇子的存在啊。 “殿下……” 王翦双手抱拳,对着城池一敬,然后语气敬畏的道:“自然是始皇帝嫡长子,大秦太子,未来的大秦皇帝。” 听到这话。 张世杰脸上浮起了一种震惊,还有敬畏。 在他身后的百位将领也都是一样。 始皇帝之名。 纵然过去千载,他们也是如雷贯耳。 “始皇帝,竟然还存?” “这…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在古籍史册之上,却是未曾有殿下的记载。” “我…我……” 到了这一刻,张世杰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张将军。” “你可知殿下对你的恩厚?” 王翦笑了笑,对着张世杰道。 “请将军赐教。” 张世杰躬身一拜。 “此界存在过大秦,那你应该知道我大秦的军功爵位制吧。”王翦笑着反问道。 “秦制之下,无功不封侯,无功不晋爵,无功不升官。”张世杰立刻回道。 “不错。” “这,就是我大秦国策,也是我大秦强盛之本。” “你刚刚投效我大秦,按我秦律,降将最高为五万将,之后为大秦立功后,依功赐爵。” “但殿下对你恩厚,封你为主将,让你统十万军。”王翦笑着说道。 作为大秦四上将之首,王翦不仅是统兵之能,更是老谋深算,此刻他自然是为赵玄彻底收服这张世杰之心。 果然。 在听到王翦的话后。 张世杰脸上充满了感激之色。 “殿下恩厚,张世杰铭记于心。” “既降大秦,为我炎黄一族早日摆脱灭族之危,张世杰愿以死报之。”张世杰带着誓言道。 “好了。” “多余的话,本将就不说了。” “只要你为大秦立功,始皇帝和殿下绝不会薄待。” “我大秦两代雄主,可不是如此界宋皇一样的昏庸狂妄。” “秦,会给予你们更大的一片天地。”王翦意味深长的对着张世杰道。 “末将明白。”张世杰也点了点头。 他为何会轻易的投降,不仅仅是来自大秦的震慑,还有炎黄一族存身的大义,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宋庭的重文轻武。 在宋庭。 文臣高高在上,轻易可获得提拔,位极人臣,武将想要晋升,战场杀敌是很难的,唯有攀附朝堂上的那些权臣才行,可以说,在宋庭之中,武将的地位低下。 在宋国民间甚至有传,出人头地唯才,习武从军愚蠢。 宋国重文轻武,其根本也是其开国太祖的缘由,赵匡胤,原本是一个统领前朝的大将军,掌兵权,黄袍加身后,就成就了帝王之尊。 他深深知道掌握兵权的可怕,所以在创建宋国后就立下了根本的国策,抑武重文,这根本的原因就是在赵匡胤看来,文臣再如何造反谋逆,也不可能篡权夺位,但是对于武臣而言,那极有可能会如同他一样,将他赵家的江山给夺了。 也正是如此。 自从宋掌中原之后,武力薄弱,甚至于在前夕两个皇帝都被金国给抓走了,被称之为靖康之耻,后世历史记载,将宋称之为弱宋也不无道理。 “韩信。” 王翦转过头,对着军阵喊道。 应声。 韩信立刻乘战车而来。 “上将军。” 韩信下了战车,躬身对着王翦一拜。 “城中二十万降军,挑选其中青壮,组建十万军,老弱归乡,剩下的交由第四主营去镇守大理。”王翦道。 “末将领命。”韩信恭敬道。 而一旁的张世杰听到韩信的名字,不由得愣住了。 “韩信,那……那不是昔日汉朝的开国统帅吗?” 张世杰忍不住的惊呼道。 听到他的话。 韩信却是一笑:“你们这一方世界的古籍史册本将也看到了。” “这一方世界的韩信竟然为一个泼皮效力,最终还被他诛杀身死,也太过可笑了。” “在本将看来,普天之下除了始皇帝和太子殿下,还有嗣子,无人能得我韩信效忠。” “等为大秦定下此界,本将定要找到大秦内的刘邦看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韩信大笑着道。 言语中。 也是对于这一方世界的历史记载颇为的不满。 特别是对于那刘邦,对于这个世界的自己,韩信是有些不甘的,韩信非常的自傲,可是这个世界的自己竟然落得了个如此下场,他又如何甘心? 所以他下定决心,等到凯旋归于大秦后,他一定要找到刘邦,看看大秦世界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萧何大人来说,他想必也非常的好奇吧。”韩信心底一笑。 “接下来的整军就交给你们了。” “本将去觐见殿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