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四章 升级,天下一统,嬴政狂喜!!! (第2/5页)
下。” “我大秦将开创千秋万古大业。” 王翦身边的众将都激动的道。 于他们而言,这等功绩,足可让他们青史留名。 “是啊。” “在当初大王议定明攻赵暗灭韩时,我推算大秦一统天下至少需要十年之功,可是如今还不到七年,若非秦武君,我大秦安能提前如此统御天下。”王翦眼中带着nongnong敬畏的道。 “大秦有秦武君,此乃我大秦之福。” 众将纷纷附和道。 “等天下一统后,还会有一个好消息。” “骤时,我大秦或许会迎来真正的改天换地。”王翦带着几分深意,对着众将道。 不过对此。 众将都是一脸茫然。 “天下一统,秦武君正名。” “我大秦也将拥有太子了。” “到了那一天,我大秦两代雄主同朝,大秦才会将会迎来真正的昌盛。”王翦眼中带着一种坚定和向往。 或许。 赵玄也不明白。 因为他的出现,因为他是大秦长公子的身份,未来大秦太子的身份,这给予大秦诸多以国为本的重臣一颗定心丸。 特别是给了王翦,蒙武他们,更给了尉缭他们全新的希望。 朝堂上。 在曾经赵玄没有出现时,不知道赵玄身份时,他们没有参与诸公子之争,第一,他们是为了明哲保身,因为一旦参与其中就不能脱身,如若选错了,他们的全族或许都将万劫不复,第二,以他们的眼界,秦王诸公子没有一个能够入他们眼。 曾几何时。 他们都为大秦的未来感到担忧,甚至于辅佐秦王嬴政开启大秦一统之功出谋划策的尉缭都有心想要离开。 但因为赵玄的出现,他们的心思都定下了。 因为赵玄值得他们效忠,更能够镇守这大秦帝国的基业。 …… 齐国,临淄。 朝堂大殿内。 赵玄坐在王位下的阶梯上,听着下面两个人的禀告。 “启禀君上。” “经过这两个月时间,齐国的户籍,人口册录,已经被下官全部归纳了,对于齐国那些官吏,属下也是挑选任用,并且将职权打乱了,就目前而言,不会有乱象。”韩非恭敬向着赵玄禀告道。 “有关于齐国的律法,下官也以我大秦律法实施,如今不过两个多月,只是将律法雏形传达了下去,但是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时间。”李斯也恭敬禀告道。 两人都是文臣,但是在他们接到王诏来到齐地时,他们就得到了诏谕,在齐地一切以赵玄为主,听从赵玄调派。 这一点,韩非不说也会照做,李斯自然是不敢违背。 “欲速则不达。” “齐国是中原列国唯一一个兵不血刃投降我大秦的。” “也是尽可能的安稳,抚恤民心。” 赵玄对着两人说道。 “下官明白。” 两人齐声应道。 “这一年多时间,你们相处如何?” 赵玄笑了笑,看着两人问道。 “多谢君上挂念。” “当初下官因嫉妒心作祟,差点做出了错事,如今韩兄已经接受了下官的道歉了。” 李斯一脸感激的对着赵玄道。 他是一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次治理燕地的机会就是赵玄给他和韩非创造的。 “李兄已经知错。” “我与他师出同门,既他知错,下官自不会再怪。”韩非也笑着道。 当然。 在韩非心底,对于李斯昔日之事始终是有着一根刺的,不可能还如同以前,真心的将李斯当做兄弟那般对待。 与李斯和好,也是看在了自己主上的面子上。 自己主上是未来的太子储君,未来的大秦继承者,自然要珍惜人才,韩非自然不会让自己主上难做。 一切以大秦为本。 “恩。” 赵玄微微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他们私底下如何,赵玄其实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大秦的安稳,以及他们为大秦的尽心效力。 这时。 陈松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启禀君上。” “刚刚接到了楚国战场的军报。” “王翦和桓漪两位上将军已经对楚都寿春开启了最后的进攻了。” “再过不久,楚都被攻破的消息应该就会传至君上手中了。”陈松恭敬的道。 “好。” 闻声,赵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大秦动兵不到六个月,如今就要攻破楚都,这等战果是极为难得的。 要知道,如果楚国的国力完全凝聚起来,国力是不弱于赵国的。 但是楚国不同于赵国的国力凝聚,楚国内权臣分权,楚国有三族,掌握着楚国的各种大权不提,再有黄歇,李园他们把持了楚国大权,将三族都压了下去。 楚王和项燕虽然诛杀了李园,掌握了大权,但是于其国内还未彻底定下,内忧未定,谈何面对外患? 这也是大秦这一次进军如此迅速,取得战果如此斐然的根本原因。 “传本君令。” “命王翦,桓漪两位上将军不可贪功冒进,务必稳打稳扎,步步为营。” “楚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险要,必须慎重对待。” “如今正值我大秦一统天下之际,绝不可因为心急而损兵。”赵玄对着陈松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