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三章 嬴政狂喜,终于快到给儿子证明的时刻了 (第2/5页)
还捧着一个木盒。 “恭迎君上。” 随着赵玄步入营帐,在帐中的众多将领纷纷起身恭迎。 “拜见秦武君。” 帐中的齐将也是带着惶恐之色,躬身向着赵玄一拜。 赵玄缓步走到了主位,摆了摆手,示意众将落座。 然后看着这齐将道:“齐王是何态度?降或不降?” 赵玄自然是没有时间去与他浪费,直接进入正题。 “回秦武君。” “此乃楚国使臣的首级,请秦武君一阅。” 齐将把手中的木盒一捧,恭敬道。 陈松缓步上前,将木盒接了过来,打开一看。 “君上。” “的确是首级。”陈松道。 “意思是,齐王愿降?” 赵玄瞥了一眼,沉声道。 “回秦武君。” “我王已经决定投降,还请秦武君,请秦王给予我齐国恩待。” 齐将带着一种无奈的道。 “本君代表的就是当今秦王。” “齐王愿降,我大秦自当给予恩待,给予齐王宗族保全,给予其宗庙长存,至于齐国文武百官,任才而用,绝不会事后追责。”赵玄当即说道。 “败将,谢秦王恩,谢秦武君恩。” 齐将带着身后的手下向着赵玄一拜。 “恩。” 赵玄点了点头。 “启禀秦武君。” “边境城邑门户已经开启,我齐国边境十五万守军已经全部放下兵戈,等待秦武君受降。” “齐王在临淄等候,只待秦武君亲临,献王玺,献舆图。” 齐将又恭敬的道。 “王贲。” 赵玄立刻喊道。 “末将在。” 王贲立刻应道。 “带军去接管齐边境,看押降军。” “另,传令给骊山大营,命大营进齐境掌城。”赵玄沉声道。 “诺。” 王贲立刻应道。 “陈松,点齐五千亲卫军,随本君去临淄受降。”赵玄对着陈松道。 “诺。”陈松立刻领命。 “君上。” “如今齐境还未彻底掌控,你只带五千亲卫入临淄,如若齐王反复,君上就处于危险之中了。”王贲立刻严肃的道。 “如若他要反复,正合本君之意。”赵玄淡笑了一声。 齐王建,他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再而。 如果他想要反复,降而复反,那就是大忌,甚至还对赵玄出手,那赵玄自然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杀了他。 求之不得。 也省得之后再设法要了这齐王的命了。 …… 多日后。 齐国都城,临淄。 在这临淄城外。 齐王建赤着身子,口中含着一块玉璧,脸上则是有着一种无言的屈辱。 而他的手中也捧着一个盒子,上面放着他齐国的王玺,舆图,还有他的君王佩剑。 在齐王建身后则是齐国的文武百官,只不过,昔日在齐国最大的权臣后胜已经死了。 相对于燕国,乃至于其他列国,齐国论军力,论能臣,还真的是远远不如,不过比那韩国还是要强很多的。 这时。 在临淄城外。 数百黑色的旌旗迎空而来,在旌旗之下,五千黑甲骑兵拱卫着一个战车迅速向着临淄而来。 “秦武君赵玄,果真是魄力十足啊,竟真的敢只待五千人入我齐国腹地。” “为何秦国有如此运气,有如此战将,如果赵玄这等人才给了我齐国,那寡人也不会是如今这个地步吧。” 看着那远处来到的秦骑,还有那战车上越来越清晰的年轻身影,齐王建心底浮起了不甘之色。 随着战车靠近。 五千亲卫军散开,纵然兵力不多,可是每一个亲卫军身上透出的杀伐之色都令这临淄城前充释着一种冷肃杀意。 “齐王田建,恭迎大秦秦武君。” “今。” “田建献王玺,舆图,佩剑,投降大秦。” “我齐国地域辽阔,兵卒四十万,人口八百七十余万。” “皆愿臣服大秦。” “还请秦武君受降。” 田建跪在地上,大声说着,又将玉璧含起。 将手中的盒子高高举起。 “请秦武君受降。” 齐王建身后,齐国的文武百官,还有城中的禁卫军将领,全部都跪了下来。 对于他们而言。 此刻都是心思各异。 有庆幸能够得以保全性命的,也有对亡国有着一种屈辱的,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了。 战车上。 赵玄平静的扫了一眼,然后从战车上走下,缓步向着齐王走了过去。 陈松则是带着一众亲卫军紧随赵玄的身后。 “本君代表大秦,接受齐国归降。” “并承诺,保齐国百姓安稳,保齐王族宗庙长存,保齐王全族富贵。” 赵玄郑重的说道。 随后将齐王建手中的盒子接了过来。 然后又将齐王建口中的玉璧取下,放在了盒子之中。 做完。 便将这呈放着王玺的盒子交给了陈松。 “谢秦王。” “谢秦武君。” 王玺交出,也得到了赵玄的承诺,齐王建的心中也有着一种大悲,整个人也失去了力气,浑身发软。 将王玺交出的一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