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九章 赵玄:这老家伙也想太多了 (第5/5页)
归于这两职所划,却是有违律例。”王绾瞥了赵玄一眼,当即对着嬴政启奏道。 如今扶苏被封为太子储君之势明朗,或许已经无人能够阻止,王绾自然也不会太过迁就赵玄了,这等大权,他必须掌握在手中。 “相邦言之有理。” “还请父王三思。” 扶苏也站起来,大声附和王绾的话。 “臣等附议。” “还请大王三思。” 顿时间。 属于扶苏一脉的朝臣纷纷站起来,大声附议道。 而赵玄目光一瞥,平静的扫过这些附和的人,看似平淡,却是将他们记在了心底。 “启奏大王。” “军屯之法,既为军中所管束,那就无需经由其他了。” 王翦站起来,大声道。 “臣附议。” “由我大秦锐士屯田,于锐士收成,可直接装袋入营,如若再经由少府,经由相邦,这却是徒增无用罢了。” “少府只需管民间税收之粮,军屯之策,少府无权管辖。”蒙毅站起来,大声道。 “臣附议。” 韩非,冯去疾,李斯,尉缭等臣全部都站了出来。 而武臣一列,几乎所有人都站起来,齐声附和。 一瞬间。 这朝堂上就呈现两派纷争之景。 “军屯之法,既为军中所劳,何须经由少府?何须经由相府?” “秦武君之提,可为我大秦凭空多了近一倍的粮草,而且还能够长久以往,此为大功。” “王相,你这一提,好生无礼。” 嬴政眉头一皱,看着王绾斥责道。 听到这话。 王绾心底一暗,他知道这一次不可能将这军屯调度粮草之权收入了。 “老臣知错。“ “不过老臣也是为了朝廷法度,并非私心。” 王绾这个老狐狸当即就退却了。 “好了。” “军屯之策乃秦武君提出,自当由秦武君之法去实施,有关于军屯粮草调度,一切归于秦武君去实施。” “孤,准了。” 嬴政直接拍板,杜绝了朝堂群臣的多言。 “谢大王信任。” 赵玄躬身一拜,重新落座。 “好了。” “诸卿有本继续吧。” 嬴政点点头,示意群臣继续上奏。 朝会也在缓缓的进行中。 直到过去了半个时辰。 朝臣诸事都已经上奏完毕。 嬴政批奏了最后一个朝臣所议,看到已经没有人上奏了,就道:“诸卿可还有本上奏?” 这一问。 群臣都是鸦雀无声。 但是王绾和扶苏此刻却是心底有些紧张。 “朝会都要散了,为何大王还不开口让鬼谷先生给扶苏公子为老师?”王绾心底不安的想到。 “难道是王相他们想错了?父王请鬼谷先生入咸阳并非是为了给我做老师?”扶苏心底也在想着。 从朝会开启的时候,两个人的心底就在期待着。 不仅是他们。 还有诸多朝臣也都心生期待之意。 可是到现在朝会要散去了,嬴政都没有开口,这不由得让他们暗自不安了。 “好了。” “既然诸卿已经无本上奏。” “散朝。” 嬴政微微一笑,缓缓起身,就宣布散朝。 而这时。 王绾忍不住了,站了起来,大声启奏道:“大王,老臣还有一事。” “王相还有何事?”嬴政目光一转,看向了王绾问道。 “听闻声名响彻天下的鬼谷先生来了我都城咸阳,此令我大秦蓬荜生辉。”王绾笑着说道。 “鬼谷先生的确来了咸阳,王相的消息倒是好生灵通啊。“ 嬴政双眼微凝,带着几分深意的对着王绾道。 听到这带着深意的话,王绾心底一惊,怎么大王倒像是在敲打自己。 “不知鬼谷先生如今在何处,他声名响彻天下,我等皆后学弟子,想要拜会一二。” “而且老臣有一言启奏。” “扶苏公子作为我大秦长公子,昔日淳于越太过无能,不能教好公子,如今鬼谷先生既来咸阳,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如若长公子能够拜入鬼谷门下,以鬼谷先生的能力,必能够教导长公子出彩。” “以长公子的聪慧,也必然能够深得鬼谷真传。” “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王绾笑了笑,恭敬的启奏道。 听到这话。 赵玄,还有知道鬼谷子为何会来咸阳的王翦,尉缭几人都是差点没忍住笑了。 “这王绾也真的是想太多了。” “他不会以为我这秦王老爹请鬼谷子入咸阳是为了给扶苏做老师吧?” “如果他这样想,那我真的是服了他了。”赵玄心底不由得想到,带着几分嘲弄。 “唉,这王绾也真的是想太多了。” “若非玄公子相邀,凭扶苏,我老师可根本不会入咸阳啊。”尉缭却是嘲弄的摇了摇头。 ………… pS:八千字更新到,求月票,求推荐票,谢谢谢么么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