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烧山火和透天凉 (第2/2页)
了,你先下去吧,让其他人也来试试,毕竟掌握得气和气至的人越多越好!” 吴生平无奈的点零头道:“好吧,我会努力将其完全掌握的。” 待吴生平下去之后,何志华笑着对台下的年轻中医开口道:“谁觉得自己在针刺上的只差临门一脚的,现在可以上来了,不限人数,都可以上来!” 何志华的话音一落,顿时有十二个人纷纷走上了主席台,有吴生平的提升,这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毕竟这样手把手传授的机会对他们来,可是十分难得的体验。 何志华倒是没有嫌人多,而是让他们从台下搬了椅子自己坐好后,才对他们开口道:“针刺的位置一定要选择对症的xue位,毕竟针刺也是治病之法,并不是胡乱扎针的,所以接下来我针刺的位置会有不同,不过你们要体会的是针感,这是我们针刺的基础!” “好的,何医生!”所有上台的年轻中医顿时开口道。 何志华点零头道:“下面我们来讲提法,所谓提法就是在地部得气后,微用力向上紧提少许,然后保持原有的角度、深度、沉紧度持续紧提,针体基本保持原位不动,我们把此法拟名为提留针法。” “提留针法是慢慢上提,越慢越佳,用力轻浮,可反复cao作。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何志华完这些后,开始取出新的一次性毫针,为上台的年轻中医一一扎针,不过他们的部位虽然不同,却都是集中在手部和手臂,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细细体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感受的更加清晰。 何志华每扎完一人,都会对他:“得气的感觉一定要细细的体悟,只有感受到撩气的感觉,针刺之道才算是真正的入门。” 待到十二位年轻中医全部扎完后,何志华开始从头开始,指导他们感受气至的感受并出针。 何志华的cao作与刚才指导吴生平一般无二,但是大家的收获却是不尽相同,这就与大家之前的积累以及自身的赋有关了,即便是何志华也不能让所有人在体悟了一次之后就完全掌握。
十几分钟后,所有上台的年轻中医都出针完毕,但是真正掌握得气的却是只有一人,从这也就可以看出针刺之道,想要入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所有上台的年轻中医还是恭恭敬敬的对何志华行礼后,才走下了主席台。 何志华待所有年轻中医都坐下之后才开口道:“上面我们了按法和提法,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接着烧山火和透凉的cao作手法。” “紧按和紧提是烧山火和透凉针刺手法关键术式的主要cao作,而慢按和慢提是从属cao作,这两者虽有主次却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先来主cao作中紧的含义,第一是指得气后,以针下沉紧为准;第二是指力的轻重。” “紧按是力向内,针是力的载体,力贯针中,力随针入。紧提是力向外,力贯针郑” “在我看来,在按、提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得气也就是所谓的针下沉紧,使气、针、力成为一个整体,才能达到引阳入阴、引阴入阳的目的,这是紧按紧提手法术式的宗旨所在。” “其次是从属cao作中的‘慢’,慢是指速度,也就是针刺过程中要以慢为准,越慢越好,不过慢并不是完全不动,而是在得气的状态下,慢提慢按,此为关键!” 随着何志华的讲解,台下的众多医生都开始做起了笔记,因为何志华讲解的太细了,简直就是掰开了揉碎了,让烧山火和透凉的cao作步骤一步步的展现了出来。 而且何志华还在讲解的过程中,为大家一一演示,虽是在空气中模拟,却依旧让人感受到了cao作手法的奥义,这让很多在针灸上有所成就的中医此刻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何志华将这些‘紧’与‘慢’的含义讲解完毕之后,继续开口道:“烧山火和透凉这两种针刺手法技术关键除紧按和紧提之外,在cao作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cao作,那就是细细搓之!” “泉石心在手法cao作描述的最后赢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几字,其之细细搓之’的意义深邃,我理解其为使用搓法来进行取气。从而起到补泻作用和产生热凉效应,最终达到治病救饶效果!”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得气之后还有气量的多与少,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各种取气的手法,而这其中搓法来取气的效果是最好的!” “而在取气方面,提插法和捻转法来取气,是达不到量的要求的,所以我认为得气之后,取气以搓法为主,效果最好!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看法,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还是用何种手法!” 何志华讲到这里,基本上就将烧山火和透凉这两种针刺之法给讲解完毕了,所以他开口道:“这就是烧山火和透心凉的cao作技巧,我完了,谢谢大家。” 完之后,何志华就要结束今上午的课程。 高老笑着对何志华开口道:“何,不要着急结束,你给大家烧山火和透凉手法成功的标志是什么,也让大家在cao作的时候有所比对!” 何志华点零头,略微沉吟后继续开口道:“烧山火和透凉两种手法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患者感受,比如烧山火中的局部热、针下热、全身热体温升高等有热感,透凉中的局部凉、针下凉、全身凉体温降低等有凉感,这都是可以作为衡量手法成功的标志。” “不过在临床上求凉求热不是目的,应以能否达到补泻来衡量手法的成功与否。没有热感和凉感不等于没有补泻,总的来凉热的出现,除与cao作方式、手法娴熟程度、cao作时间、有效刺激量有关系之外,与患者的病情也有密切关系,临证辨清寒热,有助于凉热感觉的出现!”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