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遐想 (第3/3页)
创造一事恐怕力有不逮,但在下手中有一物太过重要,不忍将之束之高阁,今听闻贵夫人在蠢上颇有研究,不知可否让其代劳。”
魏延想起了什么,随后急匆匆的到。 “文长不必客气,我家夫人不喜社交却钟情于蠢,若文长有新的想法,亮定代为转达。” “请稍后” 魏延起身在书架上拿出一叠满是文字和图案的纸张,在翻看确定后就递给了诸葛亮,示意他可以先看看。 诸葛亮接过纸张,只瞥了一眼就被魏延的构思所吸引,随后陷入良久的沉默,看来对于新事物的出现,诸葛亮也抱有极大的热忱。 半晌之后 “此物真有这么大的能量?” “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长对事物的观察如此细致,亮远不如矣! 不知此物叫什么,还请文长不吝赐教。” 瞥了一眼纸张上的水壶,诸葛亮由衷的叹到,他虽然只看了十之一二,但窥一斑而知全豹,没想到稀松平常之物,竟有如此之大的能量。 “蒸汽机” 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蒸汽机,它的作用无需过多赘述,只需要知道这玩意儿一旦成熟,将会让世界发生翻覆地的变化。 其实有关于蒸汽机应用,魏延早在长沙就有初步的想法,只不过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才被魏延束之高阁。 直白点,就是冶金技术不达标,蒸汽传输装置、动力传动装置等都蕴含巨大的能量,十分容易因金属氧化而发生蒸汽泄露,一旦泄露造成大面积伤亡,这是魏延不愿意见到的。 还有密封也是个问题,魏延设想中的蒸汽机是能驱动数吨,乃至数十吨的利器,不是那种四处冒着蒸汽,拉个半吨重的东西就达到极限的原始蒸汽机,所以,使用橡胶圈密封是必须的。 那么问题来了,橡胶树他曾在交州见过,也知道如何采集然橡胶,但没人告诉他,怎样将然橡胶变成实用的密封圈。 所以,魏延此时拿出蒸汽机的目的,无非想借助这个时代最具有智慧的一撮人,看能不能将这些问题给解决了,让大汉提前千年坐上蒸汽火车,向着工业化时代迈进。 “文长放心,此事我会认真对待的。” 诸葛亮点点头,算是将此事应下了。 …… 在之后的时间里,魏延就濡须之战发表了一些看法,他认为曹cao在此次南下,目的是为了拿回合肥的前哨站皖城,并不是想从濡须口突破直捣建邺。 对于此战的结果,魏延认为曹cao就算在局部取得胜利,但还是奈何不了江东,拿不下皖城。 因为江东要进入梅雨季节,届时江东道路泥泞不堪,河水又暴涨十分利于江东水师通行,再加上孙权刚得几万善战的山越兵,若曹cao一时不慎,恐怕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同时,魏延也强调了盐在陇西互市的抢手情况,常年处于急缺的状态,甚至出现有战马卖,而无盐买的窘境,所以如何获得更多的盐就提上了日程。 而后魏延又隐晦的表达,他掌握一种新的制取海盐技术,在同等情况下产盐量是之前的几倍,不过需要一出海口来提炼。 魏延话音刚落,抬头就迎上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目光,随后两人相视一笑,紧接着窃窃私语不知道商议着什么,虽然不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交州要倒霉了。 …… 二月末 在众饶送别下,诸葛亮踏上返回荆州的路,同他一起返回荆州的,有朱提郡太守刘封,涪陵郡郡尉吴班,罚罪军校尉糜芳,广汉郡尉辅匡,广汉太守张松等文武数十人,他们将随诸葛亮返回荆州。 其中糜芳为江陵令,负责驻守南郡重镇江陵。 傅士仁为公安令,负责驻守临时治所公安。 刘封为讨夷将军,在安南将军府听命。 辅匡为长沙都尉,领兵屯驻醴陵。 吴班为通城令,偏将军领兵屯驻通城。 张松为荆州刺史,负责稽查不法。 蒋琬为荆州别驾,辅助诸葛亮处理政务。 其余热皆在荆州身负要职。 …… 同时,新军选拔正式结束,一共得玄甲重步兵两万余,神策轻步兵两万,余者皆充入荆州战区,季汉总兵力高达二十二万,民、兵比值趋近15:1,不过有军屯的存在后勤压力不大。 见玄甲重步兵尚未满员,魏延索性大手一挥,将自己的亲卫营填入其中,只留魏则及百余亲自卫在身侧。 当初成立亲卫营就是抱着这个目的,如今目标已达成,再留这支精锐在身边恐怕会惹人非议,而这么做也刚好完成原定募集三万玄甲军的计划。 新军成立后,刘备亲领玄甲、神策、龙骧三军主帅,魏延、诸葛亮、赵云分别为三军统领,平日里只负责训练,若无虎符统领无法调动。 至此,季汉战争动员完成,一场关乎命阅大战即将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