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四十九章 图谋变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图谋变法 (第2/2页)

>    “主公,今日气不错,可否陪臣出去走一走?。”

    “文长难得有如此雅兴,备怎能不允。”

    刘备哈哈一笑,思索片刻就同意了,以他对魏延的了解,肯定有要事相商。

    ……

    两人走出城外,在众多亲卫的簇拥下一路走走停停,视察春耕的进度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水利设施建设的进度。

    一直到傍晚,他们已经离开成都二十多里,不知魏延是有意还是无意,一行人竟来到魏则军驻地的外围,听着从营中传来的阵阵呼喝声,魏延笑着道:

    “主公,臣看色已晚,不如我等在营中休息一晚,待明日再返回成都,如何?”

    魏延话音一落,整个队伍就躁动起来,魏则军的精锐程度下皆知,若魏延心怀异心欲行不轨,仅凭他们这几十人恐怕难以护得主公周全。

    陈到也欲言又止,几次想上前提醒刘备,不过都被刘备用眼神制止,他相信魏延,也相信自己不看错人,一个连权利都视之如粪土的人,怎么可能行不轨之事。

    “就依文长之言,我等在营中稍歇一晚。”

    刘备随口了一句,而后一马当先的走入营中,并遵循着呼喝声来到校场上,观摩校场内千余名甲士cao练,眼中全是向往之色。

    “主公,此军气势如何?”

    “气势雄壮,煞气逼人,不愧为下强军,若正面与敌邀战,可击破十倍之担

    文长,不知此军是如何练成的,练兵之法可否传授?”

    刘备由衷的感叹到,魏则军他时常听人提起,不仅军士们平日里吃得好,听还有俸禄拿,所以军中士卒无不想入此营,不过此营选拔军士过于严格,无过人之处难入得此营。

    刘备征战沙场几十年,自然知道这支大军的战斗力如何,他也非常希望这支大军属于他,可惜这是魏延的亲随部属,他连指挥都指挥不动,更别收服了。

    在这个时代,我主公的主公不是我的主公,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若刘备想要将其掠夺,必定导致麾下文武离心离德,积攒多年的名望也会付之东流。

    所以,尽管刘备无比渴望,但也只能心中想想罢了。

    “主公谬赞了,练兵之法也无需隐瞒。

    臣以魏武卒之法编练,将士们可日食谷十斤、rou两斤,如此军士们各个膀大腰圆,力大如牛,身着近百斤重甲依旧健步如飞,可携军械、三日补给全副武装一日急行军百余里。

    又因平日里无需cao持农事,整日只需在营中训练武艺,因炊枪剑戟、马术箭术皆了然于心,上马可为骑士,下马可以为步卒,近可用兵戈搏杀,远可用弩机攒射,当年横扫六国魏武卒,恐怕也不过如此。

    不过因平日里训练繁重,将士们根本没时间回家耕种田地,但家中尚有妻儿老需要度日,若因训练耽搁春耕导致来年颗粒无收,家中亲族无粮秣度日,营中军士必会心生怨怼致使上下不合,一旦大军陷入绝境必会哗变。

    但国家正值危亡,曹cao、孙权对我等亦虎视眈眈,所以军士们必须时刻整军备战,防备敌人出兵偷袭。

    常言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身体每强壮一分,技艺每熟练一丝,都能在生死搏杀之时保全性命。

    所以,平日里的训练一定不能停,不然上了战场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独留家中妻儿垂泪,这等惨状是臣万万不能接受的。

    为此,臣一直在寻找一条能平衡国家与个人之间的方法,皇不负有心人,臣终于在先秦时期的魏国身上找到了答案,当年横扫六国的魏武卒,他们不事农桑,只负责对外征伐,国家免除赋税劳役,奖励田地房屋,每月分发俸禄等。

    魏国的做法让魏武卒再无后顾之忧,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

    更是在阴晋之战中,兵家吴起以五万魏军,大破十倍于己身的秦军,为魏国扩地五百余里,如此才成就了魏武卒之名,确立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臣以为,魏国能以青铜所铸造的甲兵横扫六国,那拥有铁器之利的我们,为什么不重练武卒横扫下,复兴汉室呢。

    鉴于此,臣自掏腰包为军士们发放俸禄,解决家中妻儿老在生活中的困难,使其无后顾之忧,可在营中安心训练。

    而后又购买rou食、鸡蛋等物为军士们补充营养,让他们的身体日益雄壮,气力日增,到如今人人皆可负重甲作战,其威势已不弱当年魏武卒。

    去岁在散关作战,我军仅以伤亡千饶代价,至少杀伤曹军五千余精卒,就可见此法的妙用。

    如今下动荡,一如当年列国征伐,魏国能练得魏武卒征伐下称霸列国,主公何不效仿之,练得强兵数万横扫不臣,复我汉室?。

    所以,臣恳请主公变法!”

    “变法?!”

    “对,在军制上理应效仿魏国展开变法。”

    魏延的意思很明确,将战时为兵平时为农的戍役制度,改变成军人职业化,不事生产,只负责征伐的募兵制度,因为往后的历朝历代都证明了,军人职业化才是最佳的选择。

    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当年阴晋之战,魏武卒能以五万大破秦军五十万,除了自身精锐异常外,也和秦军孱弱有关,毕竟放下农具的农夫他终究是农夫,人数再多也不过乌合之众,一如黄巾之乱一般。

    军人职业化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大规模的缩减兵员,达到精兵简政的目的,毕竟职业化后他们将不事生产,不想陷入财政危急就必须让一部分人回去种地,这样就能达到去芜存菁的目的。

    当然,募兵制还有很多优点和缺点,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不过募兵制对财政压力是真的大,毕竟除了要负责日常所需的粮秣外,还要负责兵戈、甲擘战马等军械物资。

    不过对他们而言,募兵制反而是最合适的,因为他们有钱,有很多很多的钱,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钱入账。

    阻碍募兵制的障碍被扫平,只要刘备点头的同意,就可在荆、益二州施行变法,让募兵制重现于大汉。

    至于刘备会不会同意,这一点魏延不担心,因为募兵制的出现是为了加强中枢集权,对刘备来百利而无一害,刘备可能不同意的。

    内政不会太多,除了关键的以外,后面会采用速览的形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