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商业机密谢绝打听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孙元化最关心的是产量问道:“此物产量几何?” 这也是在场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两三千斤肯定是有的!” 程世杰知道红薯虽然高产,可问题是,这些秧苗有从后世带过来的,也有自己培育的,有的肥沃一些,有的地则贫瘠,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只是说了保守的估计。 “两三千斤?” 朱万年还是认为程世杰在吹牛,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实不光依靠种,还可以依靠cao作,十亩地的产量,说成是一亩地的产量,这样以来,产量不就上去了吗? 如果程世杰敢玩这个花样,他肯定会丢脸。 “有这么多?” 程世杰有些心虚的道:“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诸位,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去看看有多少!” 不仅仅程世杰心中没有底,很多军户心里也同样没有底气,这红薯种下去之后他们似乎都没怎么管,只是不停时的收割秧苗,这怎么收成这么好? “那咱们走吧,正好可以消消食!” 孙元化没有贪心,每种菜仅仅吃一口两口,可是四十多道菜,他已经吃撑了。 不仅仅是他自己吃撑了,还有青州通判严光寿,乐安县令高及第,博兴县令韩顺成等好几名官员,都撑得已经翻白眼了。 从临时帐篷里出去,再看到外面的地头空地上,只见地头上的红薯已经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宁海军的屯田地块虽然不是横平竖直,每块地都同样大小,但是,因为没有私人田地,所以地块都非常大,最小的一块地,也是一百亩,大的则是二百亩,三百亩。 每一块地收获的红薯都堆在一起,并且用白灰标准着每一块地的亩数。 “拜见大帅!” “拜见孙大人,诸位大人!” 程世杰望着刘三道:“怎么样了?现在收了多少亩?” 刘三笑道:“回禀大帅,已经收了八块地,五千余亩。” 程世杰微微皱起眉头:“速度还是有点慢。按照这样的速度,五百多万亩,收到下雪也收不完!” “兄弟们都尽力了!” “文献!” “门下在!” “把新来的屯田百户调过来,参与秋收,每个人管三顿饭,另外送五十斤红薯!” “是!” 程世杰望着早已等待着账房道:“开始称重吧!” “是!” 随着一筐筐红薯开始过称。 “一号田,一千亩,总重三百五十二万斤,亩产三千五百五十二斤。” 虽然说,古代的石可以用作两种计量单位,一为容积的单位,一为重量的单位,显然用于量米时的单位是容积单位而非重量单位,所以并不存在明朝一石和现在的重量单位的直接换算。 明朝二斛为一石,所以一石的容积为102366毫升。容积为102366毫升。同样是一石,如果是一石水,则为102.36升,约为102.36公斤。 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同时给出一个实测数字,1升大米重1.5斤,则不难算出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 可是红薯与大米或麦子不同,因为米粒和麦粒的颗粒间距小,误差也不大。可是红薯的形状不同,间距较大,只能用称重重,而不能用斗来测量。 随着的第一号田的总重量报出来,周围传来一片直抽冷声的声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万年吓了一跳,他望着身边的幕僚道:“你看过他们动过手脚没有?” “绝对没有!” 孙元化也没有表态,直到徐大成将他得到数据报给孙元化:“抚台大人,学生一直让人盯着,这一堆红薯,确实是一号田也是一千亩多点!” “多多少?” “六分!” 孙元化狂喜:“六分地的误差,在许可范围之内!” 朱万年难以置信地道:“这红薯的产量,怎么这么吓人?” 徐大成也擦着磕头的冷汗:“一亩地的红薯等于几十亩麦子的产量,太惊人了!” 最震惊的还是那些屯田军户,他们刚刚种上这些红薯,就被农学院的读书相公拉着去干活,对于这些红薯田的看护力度真不大,uu看书也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用过什么心思。 “原来亩产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陈子龙望着身边的农学专家道:“眼见为实,往日若是告诉你们,有亩产几千斤的作物,妹窍嘈怕穑俊 “就算是现在,也恍然如梦!” 朱万年“第二号田的产量称出来了吗?” “称出来了,二号亩亩产三千九百七十三斤,共计三百九十七万三三千斤。” “三号田,亩产三千四百六十斤!” “五号田,亩产四千一百零四斤!” “六号田,亩产四千零五十三斤!” “七号田,亩产三千七百八十九斤!” “八号田,亩产三千两百九十五斤!” 此时的田地里,所有人都已经麻木了,他们已经陷入了狂喜之中。 在场的人,包括范永斗,都非常高兴。 可问题是,自己的价格似乎出高了。 陈子龙叹了口气道:“可惜了……” “可惜了什么?” “此物产量虽高,却不易储存!” 陈子龙苦笑道:“此物一个月内就要吃掉,要不然就会坏掉!如果不扔掉,继续食物,就会拉肚子……” “那是你们太笨了,不会储存!” 程世杰道:“储存红薯的办法有很多!” 陈子龙欣喜的问道:“如果存储?” 程世杰淡淡地道:“商量机密,谢绝打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