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赣南雷火急 (第1/3页)
第287章赣南雷火急 九江城,总督幕府。 洪承畴与一众幕僚正在筹划着对赣南三府的新一轮进兵方略。 明军以万安县为中心布防,抵抗的十分坚决。 清军已经有半个月没有进展,在持续的与明军战线拉锯。 堂中,站着幕府的文武官员,他们正坐在堂中,等待着洪承畴的指示。 洪承畴盯着公案上的形势图低头沉吟着,他已经知道他的对手是四省总理张国维。 他与张国维,曾经同殿为臣,算得上相识。 对于张国维的能力,洪承畴是十分认可的,在大明,张国维算是为数不多真正知兵的文臣。 现在自己之所以取得优势,还是因为张国维手头兵力微弱。 他现在必须加强攻势,不能给张国维以喘息之机。 只是,上几日,武昌的祖大寿发来的一封亲笔信。 祖大寿想要发武昌兵马西进,围剿叛将王辅臣部,但是遭到了都统准塔的反对。 准塔认为,都统金砺麾下有七万兵马,有他在,王辅臣翻不起什么风浪。 武昌的大军应当南下,进攻长沙。 两人各执一词,一个主张***叛,一个主张南下攻明。 都统准塔十分强势,兵马实际掌握在他手中,对于祖大寿的军令,丝毫没有放在眼里。 祖大寿知道自己根本不受信任,坚持无果,只能妥协。 他其实是不主张主动进攻长沙的,因为明军在长沙周围早已布置好了防线,而且经营已久。 若是强攻,必定会损失惨重。 而长沙城又是坚城,有何腾蛟五万大军驻守,不是轻易能够拿下的。 祖大寿的想法是先联合金砺平叛,扫平湖北,然后两军联手,自洞庭湖以西南下,攻常德,益阳,走宁乡,直捣长沙。 这样就可以绕过明军平江至湘阴的防线。 但是头脑简单的准塔认为,平江虽不好攻,但是湘阴却是地处平原,难道八万大军,还拿不下一个湘阴城? 驻扎在巴陵的祖可法部两万人,屡攻平江不克,在准塔看来,一定是出工不出力,在糊弄事情。 祖大寿本就曾经反复,或许是在故意给明军放水。 这回,他坚持要亲自统军出击,准备一举拿下湘阴,打开局面。 武昌城中,有原来左良玉军遗留下的重炮三十门。 用来攻打湘阴,那是绰绰有余。 祖大寿无奈,只能同意准塔的计划。 但既然决定了要南下进攻明军,那就尽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祖大寿给洪承畴写了信。 现在赣南两军胶着,洪承畴想了想,西进湖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便遣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部七万人配合武昌友军援剿湖南。 洪承畴是招抚江南大学士,又总督江南军务,且有便宜行事之权,所以他并没有将此事上奏清廷。 堂中,洪承畴正准备开始部署新的军务,忽然瞧见有斥候跑而来。 “报!” “启禀总督,饶州急报,明军三十万,已陈列我江西东北界线,有压境之势!” “章巡抚已拨兵马两万,交浮梁守将詹岱统帅,暂拒敌军。” “饶州、广信两府危急!” 洪承畴闻讯大惊,堂中文武皆骤然色变。 没想到明军竟然要进攻江西了,这是什么情况? 苏克萨哈难道...... “明军何来三十万兵马??” 洪承畴满脸的难以置信,据他所知,在南直隶的明军就有将近三十万。 若这个数字是真,那杭州朝廷带甲至少六十万。 令洪承畴感到心惊的不是军队规模,而是扩军速度。 由此能看出,朝廷的动员能力与经济实力。 现在竟然能抽出三十万大军压境,看来苏克萨哈凶多吉少。 洪承畴开始不安起来,现在江西大军的主力都在进攻赣南,赣北相对空虚,定然是扛不住明军三十万大军的进攻。 眼下,只能是调兵回防,但前线的兵马一撤,赣南的明军定然趁机反扑,到时候就要两线作战,实乃是兵家大忌。 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看洪承畴。 洪承畴此刻就像是背上背了一座大山,压力重重。 稍有不慎,江西局面便可能会崩溃。 江西,乃是江南棋局的元之地,万不容有失。 丢了江西,浙江、江西、湖广就会彻底贯通,大明的半壁江山,就会连成一片。 这对于想要平定江南的清廷来,是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明军占领江西,就能和清军彻底划江而治,并且在水师强势的情况下,随时都会北伐。 到那时,反倒是清军变得被动起来。 洪承畴越想越觉得局面危急,额头上隐约都渗出了汗水。 良久,他终于开口。 “命驻扎在南昌的护军统领伊尔都齐率部速往饶州乐平布防。” “命总兵金声桓督军驻守上饶,护军统领顾纳岱扼守玉山县,阻击明军。” “调参将王体中部移军饶州德兴驻防。” “调参领代思齐令所部兵马往石门镇驻扎警戒。” “参领雷望江率部自星子县往都昌驻防。” 洪承畴一道道军令,火速向各部传去。 除了开始紧急在东北方向布防之外,洪承畴还强令负责督管南线战事的总兵柯永盛强攻赣南。 西进湖南的左梦庚部,也得到了洪承畴速战的军令。 现在,江西的清军三线开战,只要东北防线挡住明军的进攻,无论是西线还是南线取得进展,都能够破局。 洪承畴布置完了军务,麾下的将官尽皆散去。 正当他准备稍微歇息片刻之时,忽然他的心腹家丁送来了一封密信。 洪承畴赶紧返回书房,关闭了门窗,匆匆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从京师发来的,落款已经是一月之前。 上面写的是朝中的的情况,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