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_第二百八十章 本将赵仁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本将赵仁龙 (第3/4页)

>
    “哦?”

    “你们的消息一定是出了问题!”

    “哈哈哈,死到临头,还在这里胡言乱语,我捉生队的情报,绝无可能有错。”

    “难道在枝江活下来的,就没有你们的人吗?”

    窦掌柜一愣,山子的问题,令他心中一震。

    没错,若是枝江变故中,他们捉生队的人也有叛变的,那现在所有松滋传回来的消息,也有可能是假的。

    瞬间,窦尼完感到了一丝微妙,这个消息传回的时间,和眼前这个冉来的时间,是否太过巧合。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也无法辨别真假,松滋县的谍子是不是出了问题,还需要去查证。

    “我不能信你,也不能放你。”

    “明白。”

    “你的情况,明日我便会遣人通知守军,三日后,便可知是真是假,若是假的,我便杀了你。”

    “自然。”

    “将他押下去,关在柴房。”

    窦掌柜命人将山子带到后院关押了起来。

    松滋现在已经被明军占领,城门紧闭,防备严密,根本没法派人去城中查证消息。

    眼下,也只有等三日后,分晓真假。

    窦尼完唤来了两名精明强干的部下,命他们连夜出城,往江陵城中,向捉生队湖广分领处汇报己方被铁岭渗透的消息。

    毕竟,这事关己方的内部安全,不容忽视。

    柴房中,山子静静靠在柴草之上,目光扑朔,嘴角微微上扬。

    月光从窗中透入,山子长出一口气,缓缓躺了下去。

    丑时,万俱寂。

    公安城东,江水不歇,月光下,更是星汉倒映,璀璨无比。

    东城墙上,守军刚刚换岗。

    当值的是副都统阿尔津麾下的参领,名叫查察,隶属蒙八旗。

    其人彪悍而又谨慎,属于是身如猛虎,心似绣花。

    今夜后半夜,轮到他当值东城墙守备事宜。

    东城墙上,有两门,一个是正东门,另一个则是东南水门。

    在东北与东南城墙拐角,各有敌楼一座。

    东北角敌楼,高出城墙一丈,长约十丈,宽约八丈,上有射孔,内可藏兵,名曰左公楼。

    公安县之名,源自建安十四年,时任左将军的刘备领荆州牧,扎营油江口,左将军也称作“左公”,取“左公之所安”之意,改县名为公安。

    意为左公安营扎寨之地,这左公楼,也因此命名。

    东南角敌楼,名曰镇吴楼,规制稍逊,但亦有壮伟之象。

    参领查察带着几名佐领,从北向南,巡视了整段城墙,最后登上了镇吴楼。

    阿尔津带走了一万兵马,虎口渡又驻扎了一万兵马,现在城中,只剩下一万兵马留守。

    东城墙因为不是向敌一面,所以兵力分配较少,只有一千士卒。

    “这里真是湿润,这几个月来,我的脸皮都变得细腻了。”

    “他日回了草原,我的孩子们一定认不出我的模样了。”

    参领查察站在镇吴楼上,对着部下笑道。

    他的左耳上,银色的耳环在不断摇晃着。

    “参领的对,只是整日憋在这城中,实在是不痛快,我的马儿连胃口都不好了。”

    “台合曼,不要抱怨。”

    查察温和地对部下道,风格与他那高大粗犷的外貌完全不相符。

    佐领台合曼笑了笑,连连点头,自己只是发发牢sao。

    查完岗哨,查察便带着人回了城楼。

    此时,响起了寅时的更声。

    打着哈欠的台合曼趴在城墙上走神,想念着自己家乡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就在这时,江面之上,出现了几艘漕船,引起了守卒的注意。

    “佐领,有船!”

    台合曼一惊,晃了晃脑袋,朝着江上望去。

    波光闪闪的江水之上,几艘大船正从北向南顺江而下。

    “戒备!”

    台合曼火速下令,守卒开始鸣锣示警。

    所有轮休的士卒听到动静,纷纷涌上了城头。

    正在城楼休息的查察也急匆匆跑了出来。

    不多时,江面上出现了大批的船队。

    查察皱着眉头,命人赶往东南水门,令所部守军加强戒备,时刻待命。

    同时他令城中发哨船三艘,往江中盘问探查。

    很快,三艘清军哨船驶出水门,逆水行舟,向着船队驶去。

    为首的漕船见有哨船靠近,当即下令落帆减速。

    公安县的守军哨船靠近之后,这才看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